新疆额敏县社区三类建制型党支部提升服务能力
额敏县依托社区区域化大党建格局,在9个城镇社区联合党工委下设立9个社区机关党支部、9个夕阳红党支部、9个商企之家党支部,激发党组织活力、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区域化党建的优势作用进一步显现,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居民群众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9个社区机关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社区服务、社区综治和社区文明创建作为党员活动的载体,围绕各社区年初提出的目标开展各类活动,实行目标管理和奖惩制度,从政治思想、执行纪律、组织观念、发挥作用等方面对直属党员提出要求,并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
情系社区,党员“社区意识”不断增强。广大社区党员充分认识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自觉在社区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身正气,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积极参与社区党组织开展的社区服务活动,率先树立全面良好的社会形象,倡导优良的社会风尚,处理好家庭关系、邻里关系,起到模范作用。
情系群众,党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开展志愿者服务,设岗定责,积极组织辖区党员、在职党员参与辖区的残疾人、孤寡老人“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目前,已建有社区“民事调解”、“小红星”、“义务巡逻队”、“环保志愿队”、“义务修车队”等志愿者队伍,参加志愿者的党员队伍日益扩大。开展敬老助残服务,定期为社区老人开展义诊、打扫卫生、理发、洗衣服等服务活动,切实把党的关心、关怀、关注带进门、送到家、印到心。
9个夕阳红党支部,展现离退休党员风采。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党员是社区的宝贵财富,他们既德高望重又经验丰富。额敏县城镇社区不乏离退休党员。今年以来,在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中,设立夕阳红党支部,积极搭建互动平台,引导和支持老党员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社区建设,使他们成为社区事务的参议员、关心下一代的辅导员、群众文体活动的指导员,老党员们在丰富晚年生活的同时,也为社区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为了让老党员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组建“李叔”为民解忧室、“365”党员实名工作室等,积极为社区发展献策出力。社区党组织经常到老干部家中访谈,广泛征求老干部对社区发展的意见建议,充分调动他们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同时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支委成员的亲和力,激发了老同志参加组织生活的热情。
让老党员“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额敏县区域化党建秉承的工作理念。为此,设置老年歌舞队、秧歌队等,本着因地制宜、小型多样、重在健身康乐的宗旨,以重要节日、重大纪念日为载体,以广场、楼院、综合文化活动室等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且适合老年朋友参加的文体活动,促进了社区文化向广度、深度发展。
莫道桑榆晚,奉献无止境。社区各项活动的开展,激发了老党员的热情、生机和活力。他们自愿提出“给我一个岗位,让我发挥余热”的要求,积极主动担任社区执勤员、信息员、维稳员、清洁员、调解员等。今年以来,200余名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积极参与宣讲政策、文艺汇演85场次。
9个商企之家党支部,非公领域党员有关爱。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使各社区集聚了大量经营户,其中不乏企业党员、商户党员、流动党员、毕业大学生党员。据初步统计,城镇社区现有77名此类党员,作为区域化党建的一种新尝试,额敏县9个城镇社区各自建立了覆盖城区400余家“两新”个体工商经营户的商企之家党支部,从思想上关心,从行动上关爱,使这类城区内的党员又找到了一个“家”。
大力开展就业培训,提高下岗职工党员的再就业能力;畅通就业信息,扩大社区党员的就业帮扶范围,不仅使街区的商户党员、流动党员找到了真正的归属感,而且扩大了党的基层组织覆盖面,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桥东社区联合党工委依托商企之家党支部,成立了沁沁园加工责任有限公司、创业培训中心、再就业实践基地、劳动保障服务站等,努力打造 “111”工程(即一个家庭有一个掌握一项技能的人,有一个就业的人)。今年以来,与区域化党建责任单位合作共举办中式面点、中式烹饪等技能培训200余 场次,安排就业人员200人,为辖区未就业居民提供月嫂、维修等10余个就业岗位。阿尔夏特路社区联合党工委以商企之家党支部为平台,在宣传部等10家区域化党建责任单位的协助下,成立各类服务居民协会126个,解决居民就业1500余人。(额敏县委组织部 任延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