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旬阳县金寨镇大力实施乡风文明促进工程加快建设农村文明和谐新家园
为加快推进城乡文明一体化,建设美丽富裕新农村,旬阳县金寨镇坚持以“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弘扬新风尚、建设新家园”为目标,突出“五抓五促”,大力实施乡风文明促进工程,加快建设农村文明和谐新家园。
抓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立足区位和资源条件,按照“走产业路、念科技经、唱生态戏、打特色牌、建示范园、富全镇民”的发展思路和“高山药果、中山烟草、川道养殖、集镇三产”的产业布局,以土地流转和发展专业合作社为抓手,精心培育,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实现“一村一品”、“一户一业”。强力实施“四个一”产业增收工程,即:科学规划,优化品种,栽植烤烟1万亩;大力推广正大和“121”养殖模式,实现养猪10万头;加强技能培训和有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劳务产值1个亿;大力发展山林经济,加快2个市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力争产值超1个亿,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000元。
抓设施建设,促村容改善。以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建设为契机,按照布局合理化、人口集聚化、设施配套化、服务社区化、环境优美化的要求,和“六通五有”标准(通水、通电、通水泥路、通通 信信号、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网络,有村级便民服务中心、有文化活动场所、有文化娱乐设施、有文化宣传墙、有图书阅览室),积极争取项目支持,盘活各类资源,大力实施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规划新建移民安置新区5个,新建村级活动中心2个,铺设连户路50公里,完成农电网改造30杆公里,修建人饮管网22公里,实施集镇“五化”4公里。
抓典型创评,促素质提升。充分利用业余党校、科普宣传栏等阵地,整合各类宣传教育资源,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梦宣传教育,广泛开展“除陋习、扬正气、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深入推进“政策法规进农家、道德规范进农家、科技知识进农家、卫生健康进农家、先进文化进农家”。积极开展“文明和谐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创业致富能手”等先进模范创建评选活动,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帮助群众树立道德观念,养成良好习惯。引导群众破除陋习、移风易俗、弘扬新风。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新型农民。
抓环境整治,促家园美化。以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植树造林和“双创”工作为抓手,按照“村容整洁、秩序规范、环境优美、文明和谐”标准,点、线、面结合,突出“三口”净化(村口、路口、家门口)和农村“五乱”治理(畜禽乱跑、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为重点,大力开展“四清五建”(清“白色”污染物、清积存垃圾、清乱搭乱建、清乱堆杂物,建垃圾池、建污水处理池、建公厕、建保洁队伍、建长效机制)和“四边三化”行动(公路边、河边、村庄边、庭院边,绿化、净化、美化)。修建标准化公厕6座,垃圾池22个,垃圾收集点30个,修建集镇生活污水三级净化池300立方米,实施公路及河道绿化20公里。
抓矛盾化解、促社会和谐。创新社会管理,狠抓镇村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行“村民事务全程代办制”和干部在一线工作、领导在一线带头、情况在一线掌握、政策在一线落实、矛盾在一线化解、感情在一线融合“六个一线”工作法。加强社会矛盾排查化解,组织老党员、老干部、老户长和“两代表一委员”成立村级矛盾纠纷调解队、便民服务代理队、民情信息收集队,做到村民事务、矛盾化解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建成镇村便民服务中心2个,村级便民服务室9个,成立矛盾纠纷调解队10个,化解矛盾纠纷87件。(旬阳县金寨镇政府 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