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以“三抓”促“三力”全面推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近年来,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力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以“三抓”促“三力”,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有力地推动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的开展。
抓组织建设,激发活力
落实机构增加编制。进一步规范城区纪检监察机关机构和编制设置。城区纪委监察局机关行政编制由原有的11名增加到15名,机关内设室由5个增加到7个,分工进一步细化,职责更加明确,结构更加合理。在3个镇8个街道全部设立监察室,配齐了监察室主任,明确了监察室主任为副科级干部,并配备了11名行政监察助理员。加大基层纪检组织建设,在36个社区党委设立纪委,104个村(社区)党组织配备了纪检委员,在金陵镇金陵村等3个村级党组织开展纪检监督小组试点工作,有效促进基层党员干部廉洁履职。
解决职级待遇配强队伍。加大干部提拔交流力度。今年以来,委局机关2名纪检干部提拔为正科级纪律检查员、监察员,同时从坛洛镇提拔一名干部到委局机关担任室主任。委局机关实现了8名纪委常委全部是专职驻会,全部落实正科级以上待遇;内设7个室主任全部落实为副科长级别,实现了专岗专人。同时,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6名30岁以下的全日制大学毕业生为监察局编外工作人员。
增加投入改善装备。近年来,城区逐年加大经费投入,先后划拨近20万元为纪检监察机关购置办公办案设备,全面实现乡镇纪检组织规范化建设“十个一”的装备标准。各镇(街道)纪检组织所需工作经费实行单独列支,按每个镇(街道)3万元/年由财政局直接核定划拨,11个镇(街道)共55名纪(工)委委员全部落实享受纪检监察专职干部办案补贴待遇。
抓素质建设,增强能力
注重培训效果,拓宽培训渠道。采取举办业务培训班、以会代训等有效形式,经常性地开展纪检监察干部专题业务培训,确保每年举办专题业务培训班不少于2次,并积极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上级纪委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今年已先后选派6名干部参加中央纪委组织的业务培训班。
注重业务指导,提高执纪水平。切实加强业务指导工作,对基层纪(工)委所办的案件,派专人跟踪检查指导,严把案件质量关。按照“乡案县审”的要求,先由委局审理室审理把关,即调阅案件材料审核,对各种材料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后再退回原单位作进一步规范,切实提高办案质量,有效地防止了申诉案件的发生。建立基层纪检干部跟班学习制度,每个月有计划地安排一名镇(街道)纪检监察干部到委局各业务室跟班学习,以“跟班轮训”方式提高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整体业务水平。
注重业务考核,增强履职能力。以多种形式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业务考核,以营造学业务、比业务的氛围。坚持在每年初组织各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向城区全体纪委委员进行述职述廉,现场开展评议工作并公开评议结果,由城区纪委书记对评议结果进行现场点评,有效地提高了基层纪(工)委书记履职能力。西乡塘街道纪工委书记陆江江作为全市纪检监察系统中树立的一面旗帜,其先进典型事迹在全市进行推广宣传。
抓作风建设,凝聚合力
城区纪委积极创新载体,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开展“四送”活动,在服务基层中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一送信访下乡。自2011年以来,由城区纪委牵头连续三年组织26个机关单位部门集中开展信访下乡活动,实行城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接访大联动,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妥善化解一些信访积案。仅今年开展的6次信访下基层活动中,共发放宣传资料5100多份,委局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182人(次),现场受理群众诉求71件。
二送政策上门。城区各级纪检监察干部主动深入基层一线,用群众爱听易懂的朴实语言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强农惠农政策以及“三农”法律法规。通过一系列的宣讲活动,正确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
三送服务入户。大力推行“纪检干部在一线服务,政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的“一线工作 法”,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协助结对村、联系户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制作纪检监察干部便民联系卡,发放给结对村群众和联系户,公开 领导干部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息,畅通群众反映情况、寻求帮助的渠道。
四送温暖到心。认真落实领导班子联系点制度,委局领导干部坚持每个月不少于4次深入挂点联系的镇(街道)、村(社区)以及辖区企业、单位开展走访调研,掌握了解群众意愿,帮助协调解决基层单位存在的问题。在全国重大会议、节庆日期间,委局领导干部主动到城区信访局坐班接访,热情接待来访群众,及时给予群众满意答复,切实为群众排难解忧。(西乡塘区纪委 杨景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