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城市国税局以“八大工程”为载体打造廉政文化品牌
近年来,湖北省宜城市国税局积极探索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把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有机地融入到国税文化建设之中,坚持防范在前,预警在先,以推进“政令畅通、宣教倡廉、源头预防、廉洁从税、监督制约、纠风维权、惩治腐败、基础保廉”党风廉政建设“八大工程”为载体,打造国税廉政文化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品牌,有效促使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落实廉洁从税若干准则,开创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局面,促进了和谐国税机关廉政文化建设,实现了廉洁教育的正能量,营造了崇廉尚俭的良好社会氛围。该局被列为“省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先后获得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全省国税系统先进集体、行业依法治理十佳单位、十佳行政执法单位、法制创建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优胜单位。同时,该局被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和连续6年获得全市政风行风评议优胜单位,并被宜城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创新形式抓引导,发挥廉政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
有效的工作机制,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该局采取多种方式,对干部进行经常性的廉政文化教育,全面推进“八大工程”建设,引导广大干部大力弘扬 “聚财为国、执法为民”和“勤政廉政、文明服务”的廉政文化理念,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始终坚持将廉政文化建设贯穿于税收中心工作,把廉政文化 建设作为构建清廉和谐国税机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促使了廉政教育入眼、入耳、入脑、入心,筑牢了干部的思想防线,在全局范围内营造了崇廉、思廉、尚廉、守廉的良好工作氛围,有力地推动了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打好教育、制度、文化“三张牌”。一是打教育牌。利用局长办公会、局务会、中心理论组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等重要理论纲领,引导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事业观、权力观、政绩观。同时,组织干部系统学习《公务员处罚条例》、《税务人员违法违纪行政处分》等规定,教育干部树立违纪必追究、违法必受罚意识,做到从思想深处找根源,从认识偏见寻缺口,让干部远离贪欲,杜绝不廉行为。二是打制度牌。通过健全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政文化教育防范机制》、《廉政监督制约机制》等,细化岗位职责,强化节前考核,加大过错追究;定期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行政生活会,强化“两权”监督制约,把各项执法权、行政权和管理权公布于众,真正做到公开化、透明化、阳光化,用制度堵塞源头,用制度规范行为。三是打文化牌。借助党务公开栏、局域网站、机关廉政文化长廊、廉政文化室、廉政贺卡以及廉政短信等载体,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干部廉政文化意识,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二、亮预防、惩处、弘扬“三把剑”。一是亮预防剑。认真落实《全国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等,加强重点岗位和关键环 节的监督,对干部选拔任用、大额经费审批、基本建设、大宗物品采购、部门经费使用等内部行政行为严格监督,严肃各项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二是亮惩处剑。对 存在的问题敢抓敢管,绝不护短、绝不迁就、绝不留情。要求监察室主动出击,积极介入,对纳税人反映的一般问题,进行沟通谈话;对纳税人反映的严重问题,进行戒免谈话,问题严重的,该调离执法岗位的坚决调离执法岗位,该进行纪律处理的坚决进行纪律处理。并本着“查处一起、教育一片”的原则,深入剖析案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查找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从制度上规范行为,有效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和综合效应。三是亮弘扬剑。注重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廉政标 兵”、“廉内助”、“学廉、话廉、评廉”等活动,寻找榜样,树立典型,奖励先进,在全局营造了“崇尚廉政”、“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 的良好氛围。
三、举领导示范、党员带动、家属共建“三杆旗”。一是举领导示范旗。俗话说,“龙头怎么摆,龙尾怎么甩”。一个领导班子廉洁清正,就能带出一支既干净又干事的队伍;反之,如果领导班子自身不正,就很可能带坏整个单位的风气,进而带坏整个队伍。因此,党风廉政建设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敢于担当,率先垂范;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抓好职责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班子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加强党性修养,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同志们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二是举党员带动旗。坚持党员干部中坚力量,以党组中心组为平台,深化全局党员学习“十八大”以及《廉政准则》等;以“每周一课”、“每月一讲”为载体,把党风廉政教育做好在平时;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一个党员一盏灯,一对一帮扶,一对一结对,严格标杆作用,相互促进。三是举家属共建旗。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向干部家属发放家庭助廉倡议书、廉政手册等,节假日向家属发送廉政短信,组织家属参加廉政座谈会、廉政茶花会,鼓励家属献计献策、常吹“枕边风”、常念“廉洁经”,形成“家庭防腐墙”。
截至目前,全局未发现一起违规、违纪事件,连续六年蝉联当地党委政府组织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作风效能综合评议评价第一名,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和干部群众的信任。
健全机制求实效,发挥廉政文化建设的凝聚作用
宜城市国税局在党风廉政“八大工程”建设工作中,把打造税收文化工作平台作为主要载体和抓手,促进和带动“八大工程”建设任务落实和工作的创新。他们把建立严密的监督制约机制,作为构建税务系统惩防腐败体系的关键。该局通过建立一套无缝隙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了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取得实效。
一、打造精神高地“引廉”。宜城是楚国故都、宋玉故里,他们从三千年古楚文化的丰厚积淀中挖掘廉政人文资源,充分利用局机关办公楼的走廊、楼道、标牌、庭院,把与廉洁从税相关的典故、格言,制作成极富楚韵的烙画、木雕画予以悬挂,干部目光所至,皆可触见,从而时刻提醒国税干部要警钟长鸣,廉洁从税。同时,发动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结合国税工作特点,以时代性强、文化味浓、认同度高为标准,集思广益,反复推敲,精心提炼出以“阳光执法、福祉为民”为核心的国税文化价值理念,以“德兴民政、法固清廉”为核心的廉政文化建设理念,全力构筑以“五彩国税梦”为目标的宜城国税文化,即红色的眷恋、蓝色的向往、金色的追求、白色的守护、绿色的希望,在干部队伍中大张旗鼓地进行宣讲传播,切实增强干部职工对核心价值的认同感,对国税事业的归属感,对纪律法规的敬畏感,自觉做到爱岗敬业、廉洁奉公。
二、打造网络阵地“助廉”。在局域网上开办“文化国税”专栏,通过影像、视频、书法、摄影、图片、文字资料,图文并茂,集中反映文化建设成果,展示廉政建设动态,宣传税收政策法纪,使之成为廉政文化传播的新窗口、廉政知识学习的新课堂、廉政法纪教育的新途径。同时,积极向外拓展阵地,在汉江传媒网上进行宜城 文化国税专题持续报道,扩大国税文化建设的社会影响。通过发挥网络阵地的信息助推作用,排查执法疑点信息1628条,消除风险预警指标30多个,堵漏清补零散税款200多万元,评增税款800多万元。
三、打造物态基地“兴廉”。制作廉政文化展板,将楚文化与国税文化融合,营造清廉文化气氛,让干部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受到廉政文化熏陶;建设廉政文化景观,以花草树木作为实体或背景,巧妙地植入宣传标牌,让干部职工在休闲观赏中感受税收文化氛围;建设廉政食堂,给干部提供方便、实惠的就餐条件,既解决了干部下乡、进企业等繁忙工作中的就餐问题,关心了干部的生活,而且也为基层干部拒绝纳税人的宴请多了一层保障。他们以局办公楼为中心,设置图文并茂的版画廉政作品120多幅,以室外廉政文化作景观,以花草树木作背景,巧妙植入廉政宣传内容,让干部休闲观赏中感受廉政文化的氛围,不断陶冶廉政情操,激发廉政热情。
四、打造活动园地“促廉”。以“国税大讲堂”为依托,组织开展廉政学习、警示教育、领导干部讲党课、税检联合预防职务犯罪讨论交流活动,使宣教倡廉制度化、常态化;以“专题会”为途径,组织开展述职述廉、专项治理、税企交流座谈、征求特邀监察员的意见建议,促进系统内外监督交流;以“文化沙龙”为单元,组织 开展廉政文学文艺作品创作、“忠诚筑梦”演讲比赛、“读经典、颂名篇、唱红歌”专场文艺晚会、体育赛事等活动,丰富干部文化生活,陶冶群众思想情操;以 “社会实践”为补充,组织干部职工走进工厂农村,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国计民生,感悟社会人生等。通过多形式、有计划、常态性地组织开展贴近干部职工思想、 工作和生活实际的活动,既丰富了党风廉政建设的载体和活力,又扩大了“八大工程”建设吸引力和影响力。该局先后把“看、听、算、查、宣、练、谈”的“七字 醒脑法”,作为廉政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引导干部明是非、讲操守、重品行。“看”,就是实地看新农村建设、看企业创业、看贫困户、看监狱和典型安全警 示教育片、看张自忠革命烈士纪念馆,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体会今天来之不易的岗位和幸福生活。“听”,就是听纪委领导和专家学者作预防职务犯罪专题报告、 听犯罪人员现身说法,增强感性认识,加强理性思考。“算”,就是结合国税系统内部的违法违纪案件,引导干部算好政治账、经济账等“七笔账”,常思贪欲之 害。“查”,就是针对节假日期间不正之风易发、多发的规律,强化监督检查,严防消极腐败行为发生。“宣”就是组织全体干部参加“廉洁从税誓词”宣誓,并签 名承诺。“练”就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走进军营”,开展军事训练,磨练坚强意志。“谈”就是定期不定期地开展领导干部警示谈话,对苗头性的问题及时进行提 醒告诫。同时,利用活动园地,坚持开展社会中介、纳税人、政府广泛参与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国税大讲堂、“国税执法零差错”执法 考评活动,征集各类作品200多篇(幅),收到了寓教于乐、寓教于廉的效果。
强化责任严考核,发挥廉政文化建设的规范作用
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实践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方式。近年来,宜城市国税局以“发展环境优化年”为主题,以“党风廉政建设”为内容,以“打造廉政文化精品”为平台,大力开展“八大工程”创建活动,加大五个力度,不断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努力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创新形式抓教育,强化监督求实效,健全制度严考核,始终将廉政文化建设贯穿于税收执法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了的基础性作用,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执行力度得到加强。坚持以“发展环境优化年”为主题,围绕税收中心工作,深入开展讲政治、讲纪律、讲正气、讲奉献、讲发展的“五讲”活动,加大政令畅通的执行力度,提高了工作创新执行力。
二、服务力度得到深化。局领导班子成员,每月坚持三分之一的时间进企业、下基层,现场及时解决税收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开展需求式、零距离、不见面、规范式、救助式服务1268人次,服务满意率达98%以上。
三、节约力度得到巩固。从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一分钱节约做起,实现人走灯灭、无纸化办公、电话集装一个插口对外,杜绝奢侈浪费,实行厉行节约。今年来,全系统节约经费开支约50万元,与上年同期下降10%。
四、整治力度得到完善。持续开展“庸、懒、散、慢”作风治理和“三公经费”、“节日病”、“带彩打牌”专项治理。城区分局通过整治,转变了务实作风,提高了服务质量,成为全市“服务企业最满意局”和“满意窗口”单位。
五、透明力度得到强化。实行党务、政务、业务“三公开”,接受全社会监督。走访纳税人100多人次、发放问卷调查1000多份,召开邀请纳税人和社会中介参加的座谈会13次,对税额核定、发票管理、纳税评估、税收优惠、税务稽查和行政处罚及人财物管理重点部位实行重点监控,坚持阳光操作,增强了透明度。
目前,该局已形成了院内有“廉园”、楼前有“廉牌”、走廊有“廉句”、墙上有“廉画”、手机有“廉信”、电脑有“廉保”、网络有“廉片”的浓厚文化氛围,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工作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教诲,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同时,以“八大工程”为引领,开展岗位风险教育;以制定岗位风险防范机制为着力点,开展岗位廉政制度教育;以强化风险意识为背景,开展情景案例教育。在城区分局等单位开展公职人员岗位廉政教育试点工作,将《廉政准则》“8个禁止”和“52个不准”的要求细化到各个岗位,推动了《廉政准则》的全面贯彻和落实,促使了该局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地健康开展,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湖北省宜城市纪委 黄仕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