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工商局着力“学习讲堂”打造干部教育培训优势品牌
近年来,青铜峡市工商局始终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推动全面建设的新引擎,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育培训工作的新思路,以干部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能力为目标,顺时应势,大胆探索,对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制度不断改革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习讲堂”教育培训工作品牌,促进了干部思想大解放、队伍能力大提升、工作作风大转变、业务建设大发展,全局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深入调研,积极探索教育培训新理念
为解决好“大呼噜”、“满堂灌”、“填鸭式”等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通过调研发现,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难以适应当前形势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内容上缺 乏系统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培训效果。二是形式上缺乏生动性,单一的集中式灌输制约了学习热情。三是方法上缺乏自主性,干部参与学习、培训的主动性 不够。四是机制上缺乏衔接性,管办培训脱节,过程难以控制。五是考评上缺乏科学性,结果运用缺乏依据、标准。为了克服以上干部教育模式的弊端,该局紧紧围绕教育培训“学什么、怎样学、学后怎么办”三个环节,通过开展“学习讲堂”,实现了干部职工对学习内容的自主管理、对学习方式的自行修正、对学习时间的自动控制、对学习效果的自我监测,营造人人参与培训、人人自主成才的氛围和环境。
顺时应势,不断创新教育培训新模式。
面对新形势、新职能、新任务、新要求,青铜峡市工商局围绕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突出领导班子、科所长和一般干部职工三个层次,不断搭建教育培训新平台,建立了先进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创设四大模块,增强教育培训的适用性。
在培训的内容上,创设了“四大模块”。一是理论学习模块。重点突出科学发展观、十八大精神等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鉴别力;二是素质教育模块。重点突出党风廉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工商文化建设和队伍作风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的自我约束力;三是能力提升模块。重点突出工商法规、业务理论、实战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的落实执行力;四是工作研究模块。重点围绕基层基础监管、社会管理创新等课题,开展热点难点问题调研,提高干部职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建三大平台,增强教育培训的多样性。
一是创建“高端培训”平台。借助国家工商总局行政学院和区、市党校,联系建立高端人才培训基地,选派干部积极各类培训及主动要求专家学者教授到局里开展专题讲座。近三年来,共选送了35名中层干部到国家工商总局行政学院及区、市党校进行研修学习,邀请各类专家学者教授12人次到单位开展专题培训24场次,培训人员达2500余人。二是创建“点单培训”平台。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干部对教育培训的“个性化”需要,精心设置课程“菜单”,由干部职工根据需求自主“点单”,市局按“单”组织人员送训。近三年来,共开展各类送训58场次,培训干部3860多人次。三是创建“网络培训”平台。以OA系统平台为支撑,借助国家工商总局行政学院和自治区干部网络培训,搭建起网络培训平台,规定干部必修课目和选修课目,实现了干部职工对学习内容的自主管理、对学习方向的自行修正、对学习程度的自我测试、对学习效果的自助监测。近三年共培训干部600人次。
创新三大形式,增强教育培训的灵活性。
一是开展机关讲堂。搭建领导班子“党课在线”、科所长“大讲堂”和一般干部职工“上讲台”三种自主学习平台,切实改进“填鸭式”、“灌输式”讲授方法,让每个人都成为授课的主体,讲课的老师,在备课、授课中学习提升,相互促进。二是开展工商论坛。借助于OA办公局域网系统,依托信息化管理手段,开发了“工商论坛”网络学习交流平台,通过政治理论、工商业务、法律法规、基层声音等模块,以业务咨询、难题解答、工作交流等形式开展局所之间、所所之间、人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三是开展情景培训。针对基层党建工作、市场巡查、消费维权、执法办案和登记注册工作,组织5批共60余人次到周边各县市工商局观摩交流学习,通过实地观摩,学习其他各局工作优点,寻找自己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促进了教学之间、学学之间的交流,实现了“知识培训”向“能力培训”的转化,提高了干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宁夏青铜峡市工商局 马向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