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推进“阳光纪检”工作 让群众共享廉洁成果
一年12场新闻发布会,打开“阳光纪检”工作新局面。
自2012年9月开始,每个月20日下午3时,广东省广州市纪委、监察局都会在广州市新闻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主动“打开门”、“晒家底”。这是广州推进“阳光纪检”工作的一个缩影。
“打造‘阳光纪检’,是一个新课题,值得认真探索。”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说。
近年来,广州市通过大力推进“阳光纪检”工作,努力让群众共享“廉洁广州”建设成果。
广泛宣传,凝聚反腐倡廉共识
11月12日,广州市纪委、监察局开通“廉洁广州”手机短信平台、手机客户端。通过手机了解“廉洁广州”建设最新动态,成为广州市民的新选择。
近年来,广州市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发布会、政务微博、公交地铁视频及宣传海报、公益广告等媒体媒介形式,不断加大“阳光纪检”工作宣传力度,凝聚人民群众对建设“廉洁广州”的广泛共识。
坚持每月主动“晒家底”,广州市纪委、监察局在全省率先建立纪检监察机关定期新闻发布会制度。自2012年9月以来,已举办15场定期新闻发布会,累计接待境内外记者400多人,发布主题40余个,现场回答记者提问100余个。其中,有10场发布会主动通报了重大案件查处情况,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不仅如此,广州市纪委、监察局还在新浪网、腾讯网同步开通了“廉洁广州”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打造“永不落幕”的新闻发布会。截至目前,“廉洁广州”微博的“粉丝”数目已超过71万。据悉,该市纪委、监察局即将开通“廉洁广州”官方微信,不断拓宽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渠道。
《廉洁广州导报》是广州市纪委、监察局创办的反腐倡廉刊物,每半月出版一期,向市民免费赠阅,方便群众了解“廉洁广州”建设情况。截至目前,《导报》已累计发行1836万份。
创造条件,促进廉洁城市共建
广州市探索实行“开门办纪检”,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动干部群众参与“廉洁广州”共建活动。
该市纪委、监察局广泛开展“廉洁广州、你我共建”活动。邀请媒体记者、市民代表及网友代表等走进纪检监察机关参加开放日活动;在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举办“廉洁广州文化讲坛”,参与群众逾3000人次;举办“阳光纪检”主题展览和咨询活动,提高群众对廉洁城市建设的认可度和参与度。
为拓宽群众参与途径和方式,广州市纪委、监察局积极收集民意、倾听民声。今年,该市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开展“整治庸懒散奢,改进工作作风”建言献策活动。前三季度,全市共发现“庸懒散奢”问题2303个,落实整改2299个,整改率达99.83%。
此外,广州市纪委、监察局还在廉洁城市建设中引入第三方民意调查,推进社会领域防治腐败工作,成立由市民、外来务工人员、媒体工作者、律师、志愿者等构成的“人民观察员”队伍和“廉洁使者”队伍,让群众参与和监督廉洁城市建设。
把握诉求,实现廉洁成果共享
“关起门来办纪检,肯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广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晓玲表示,执纪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纪检监察机关要敢于“阳光执纪”。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群众对“廉洁广州”建设的重要诉求。广州市建立“制度科技文化”的模式,加大源头治腐力度,规范权力运行,努力让阳光照到权力运行的每个环节。广州市纪委、监察局制定《规范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工作总体方案》,有序推进行政审批权、行政处罚权的清理、规范及公开工作。
为深入推进“阳光纪检”工作,广州市纪委、监察局专门制定了《关于建设广州“阳光纪检”的实施方案》,从加强纪检监察信息公开、加强政民互动、建设“阳光纪检”窗口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如,建立“人民观察员”参与信访问题协调处理机制、公开群众来访接待和信访事项协调处理情况、推进“阳光信访、数字信访和标准信访”等。
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廉洁广州”建设的实惠是“阳光纪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州市纪委、监察局积极开展公共服务廉洁化行动,推动十大部门百件民生实事办理。同时,严肃查处腐败案件,以惩治腐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86件,涉及党员干部508人,其中厅局级干部12人。
“把可以公开的信息尽量公开,把可以吸纳的力量凝聚过来,把可以为群众办的事情办好办实,努力实现让群众知道、靠群众参与、使群众满意。”王晓玲表示,广州市正通过一项项创新举措、一件件惠民成果谱写“阳光纪检”的新篇章,不断兑现“廉洁广州、共建共享”的庄严承诺。(穗纪宣 刘战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