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亭湖:探索“三三三”监督新模式深入推进“阳光招录”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纪委、监察局未雨绸缪,超前谋划,主动作为,探索构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招录监督新体系,深入推进“阳光招录”,切实规范人事招录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群众合法利益,增强政府公信力。2012年以来,该区选调、招录公务员23人,公开选调、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31人,实现整个招考过程“零差错、零事故、零投诉”的良好效果。
强化三大建设,完善监督机制
一是强化组织建设。根据招录(聘)计划,启动招录(聘)程序前,成立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区纪委监察局分管负责人、区人社局和相关招录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人事招录工作领导小组。区纪委、监察局建立由委局工作人员及全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组成的人事 招录监督团队,实行“临时派遣监督”,全程监督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招录活动。二是强化制度建设。区纪委、监察局会同区人社局研究制定《盐城市亭湖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范》,对人事招录的范围、内容、程序、关键环节、实施细则等进行逐一明确。同时,修订完善考场设置办法、监考人员职责、考生行为规范、违纪考生处理规定等制度,并严格执行,保证人事招录工作有章可循,处理有据可依。三是强化硬件建设。区政府安排专项资金50多万元,由区人社局牵头负责,在区电大校区建设标准化笔试考场10个、面试考场5个,统一安装监控设备、通信工具屏蔽仪及电子检测仪,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严肃考风考纪,防范新型舞弊现象发生。
紧盯三个环节,提升监督实效
一是把握公开环节,坚持“三个公开”。在招录工作中,做到招录信息、招录过程、招录结果“三个公开”。公开招录政策、计划、条件等信息要素,全部通过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开,公开时间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公开招录过程中,从拟订计划、发布信息、审查资格,到笔试、面试、体检、政审等各个环节,都必须及时向考生和社会公布,严防暗箱操作;公开招录结果时,将拟录用人员考试成绩、体检结果及相关事项及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切实维护招录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二是把握考试环节,坚持“四个一律”。命题专家一律随机抽选。根据招录岗位的不同业务要求,招录工作组织者和监督者共同商定至少10家市内外高校、机关单位等,制成专家备用库,随机抽取其中一到两家作为命题专家的聘请单位,由监督人员参与单位对接、遴选命题专家、统一保管通信工具等。在聘请笔试命题专家的同时,还按一定比例聘请备用专家。在招录过程中一旦出现专家、考官存在异常情况,立即启用备用专家进行调换,确保招录工作按预定方案正常开展。监考人员一律精心挑选。科学设置笔试监考模式,引入第三方参与监考,委托区教育局在全区中小学校中挑选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优秀教师担任主监和副监。阅卷一律打乱密封进行。每场笔试结束后,由监督人员现场将试卷全部打乱并且快速密封装订,消除考生考号和试卷装订顺序之间的对应关系,防范阅卷过程中作弊现象发生。阅卷老师确定阅卷结束后,监督人员组织其他非阅卷人员逐一复核每份试卷的各项分值及总分,最后再由监督人员进行复核、拆封和登分。面试考官一律区外聘请。所有面试考官全部从区外聘请,最大限度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在面试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现象,监督人员必须立即过问。对面试考官评分异常或擅离考场等情况,及时进行质询,必要时进行更换。三是把握体检环节,坚持“三个必须”。体检人员通讯工具必须统一保管。参加体检人员统一乘车前往,由纪委、监察局监督人员统一保管体检人员通讯工具。体检医院必须临时确定。送检车辆在市区主要路段绕行一段距离后,由某一名考生在备选医院中抽签决定体检医院,监督人员通知驾驶员行车方向。体检编号必须打乱排序。由监督人员将体检人员编号与医院送检单编号打乱排序、交叉登记,杜绝考生家长与医务人员间发生舞弊问题。
落实三项措施,严肃招录纪律
一是组织签订“两书”。对职能部门制订的招录实施方案、招录名额公开情况,报考资格条件等进行认真审查,同时,与相关单位、人员签订责任书和承诺书。要求参与招录活动的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用人单位工作人员,签订《某某招录工作公正廉洁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不留盲区和死角。组织笔试命题专家、面试考官签订《某某招录工作公正廉洁承诺书》,明确工作责任和违诺追究办法,增强其积极配合做好招录工作、公平公正廉洁履职意识。二是落实“四不见面四严格”保密措施。该区制定了“命题专家与考生不见面、命题专家与监考巡考人员不见面、命题人员与考场考务人员不见面、出卷点工作人员与其他考务人员不见面,命题地点严格保密、命题专家及工作人员严格保密、面试考官严格保密和试卷印刷看管严格保密的“四不见面四严格”的保密措施,每次组织招录工作时,都要认真组织学习和对照实施。三是从严从快查处违纪行为。建立健全考生申诉和公众举报受理查处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来信来电来访接待,对相关信访投诉及时提请招录领导小组研究,第一时间查明事实真相,并严格责任追究。如在某单位招录人员过程中,有2名面试考生相关资料有造假嫌疑,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后,取消面试资格,并责成招录单位对负责资格审查的工作人员进行诫勉谈话,取消年度评先资格,并扣发年度考核奖金。(李朝建 陈严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