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寨县“四轮驱动”推动招投标监督管理工作
今年以来,以招投标市场规范化管理为抓手,以制度建设和规范监管为目标,进一步加强招投标监管。
加强制度建设,着力完善招投标运行机制。
在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起草制定了《金寨县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机构及其执业人员考核管理暂行办法》、《金寨县重点工程建设 项目标后跟踪监管暂行办法》、《金寨县评标专家管理考核办法》、《金寨县招投标违法案件举报奖励暂行办法》、《金寨县重大建设项目招标前会商协商制度》、《金寨县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量清单及预算价编制审核管理办法》、《金寨县政府投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招大招强管理暂行办法》、《金寨县建设项目投标企业诚信会员库管理办法》等17项管理制度,坚持以制度促规范,用机制作保障。
加强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化管理水平。
按照招投标有形市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加强县级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功能区划合理、运行系统完善的需要,新建智能化总控制机房1间,能容纳140人和60人的开标厅各1个,多功能电子竞价大厅1个、计算机评标室、谈判室各4个,全程开放监控大厅1个,高清红外线电子摄像头21处,评标专家计算机抽取室1个,业务受理大厅1个,LED显示屏1个,触摸屏1台,实现了办公、开标、评标三个功能区的相对分离和电子监控覆盖。为全县各类招投标项目进场交易提供了必备条件。
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着力规范企业会员制管理。
按照招投标管理和诚信体系建设的要求,坚持推行投标企业资格准入和会员审核制度,强化对招投标各方主体的动态管理。今年以来,在全县工程建设项目中,共核准入库投标企业会员393家,其中年度会员64家、临时会员329家。招标代理机构9家,工程造价咨询机构1家,施工企业352家,勘察设计单位18家,设备材料供应商13家;审核入库施工企业项目经理485名;办理工程建设项目投标企业交易员137人次,发放临时会员证明书795份。
加强法治建设,深化招投标行为监管。
一是加强保证金管理。明确专人办理各类保证金收缴和退付工作,在及时审核和准确退还投标企业保证金的同时,严格规范中标企业履约保证金的收付管理。截止11月上旬,已退付投标企业保证金利息4238.35元。二是强化标后监管。坚持按照“紧防、严打、重罚”的工作思路,加大对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从重、从快查处投标企业的围标、串标、挂靠投标以及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今年前10个月,开展县内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标后履约督查22次、项目349个;共对47家企业、24名项目经理和1家中介机构、2名评标专家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查处,并记入企业和个人不良信息档案,同时在媒体上予以公开披露和曝光。其中有20家企业、12名项目经理被限制进入我县招投标市场;兑现处罚投标保证金135.21万元、合同违约金2.62万元。三是认真办理质疑投诉。坚持有诉必查、有查必有果和“谁受理、谁调查、谁处理”的原则,及时做好质疑投诉的调查处理工作。今年以来,共受理书面投诉7起,书记信箱和部门信箱投诉(咨询)13起,办结率100%。四是建立要约制衡机制。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重点工程项目中标企业约谈制度,凡被县委、县政府列入重点推进的建设项目以及关系民生和公共利益项目,全部推行企业法人约谈制度,现场签订《预中标单位约谈履约承诺书》,重点项目约谈率达100%。今年以来,共开展约谈21次、被约谈企业24家。
今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各类交易498场次,预算总额31.1亿元,中标(成交)额29.4亿元,共节支增值4.7亿元,效益率达15.23%。其中:工程建设类项目354个,预算价25.9亿元,中标价22.9亿元,节约资金3亿元;政府采购类项目114个,预算价0.9亿元,中标价0.7亿元,节约资金0.2亿元;完成土地交易类项目18个、36宗,起拍价4.1亿元,成交价5.4亿元,增值1.3亿元;产权交易类项目12个,起拍价0.2亿元,成交价0.4亿元,增值0.2亿元。(安徽省金寨县纪委 王炳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