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展专项行动整治突出问题严格执纪问责
今年9月重庆市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职、铁面执纪,围绕“四风”问题加大教育、督查和惩处力度,积极探索有效措施,有力推进了中央八项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
深入宣传教育,增强法纪意识
各地各部门在充分发挥廉政党课、宣传手册、新闻媒体等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了一些针对性强的教育活动, 增强了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公布暗访视频。渝中区、南岸区、合川区、南川区、大足区、荣昌县、石柱县等地将明察暗访发现的典型问题制成专题片,在党员干 部大会上进行播放;拍摄廉政警示片。部分区县、部门以本地本单位发生的典型腐败案例为题材,拍摄警示教育宣传片并在纪律教育中予以运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如市卫生局拍摄了警示片《天使折翼》,受教育医务人员达11万人。南川区制作警示片《人生核算》,由区纪委常委到各单位播放讲解;编发廉政提醒短信。 在中秋、国庆等重要时段,江北区、渝北区、城口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市工商局将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八严禁”、生活作风“十二不准”等纪律规 定编辑成廉政提醒短信向党员干部发送,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强力监督检查,整治突出问题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奢侈浪费、大操大办、打牌赌博、生活作风等突出问题,组织监督检查600余次,有效保证了各项纪律规定的落实。工作督查。各级纪委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专项督查工作组,通过召开座谈会、检查账务等方式,对辖区内各单位正风肃纪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交叉巡查。綦江区、长寿区、南川区等区县统筹人员力量,分组、分片区开展交叉巡查,增强督查实效。荣昌县邀请四川隆昌、大足区、铜梁县等地纪检干部对该县干部作风情况进行了交叉检查;组织暗访。市高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国土房管局、市交委、市国资委、市地税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涪陵、九龙坡、永川、彭水等区县,对酒店、餐馆、茶楼、洗浴中心等场所进行暗访并及时通报了本地本系统发现的问题,取得明显效果。如 巴南区对暗访发现的12个单位14名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玩游戏、看电影的情况在全区进行了通报;沙坪坝区开展明察暗访4次,查处并通报65人,对10个单位 的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
严格执纪问责,及时通报曝光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综合运用纪律处分和组织处理等手段,加大对顶风违纪行为的查处和通报曝光力度。严肃查办案件。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违纪行为坚持依法依纪、快查快办,查处各类问题278个,涉及党员干部373人;追究领导责任。把正风肃纪专项行动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明确各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目前,全市已有18名领导干部因抓作风建设不力被问责;及时通报曝 光。市纪委及时向社会曝光了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万州区、綦江区、江津区、大足区、铜梁县、巫山县、巫溪县、秀山县、市教委等地和单位也 对查处的典型问题及时进行了通报曝光,有效发挥了警示震慑作用,社会反响良好。
跟进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各地各部门边整治、边规范,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针对“三公”消费方面的问题,北碚区、巴南区、大渡 口区、潼南县、垫江县、酉阳县、万盛经开区等地制定了加强“三公”经费管理的暂行办法;针对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黔江区、武隆县等地制定了领导干部“八小 时外”生活作风监督管理办法;针对党员干部大操大办问题,大渡口区、綦江区、永川区、南川区、大足区、璧山县、梁平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秀山县等地 出台制度明确了婚丧喜庆事宜等操办标准、申报程序和违纪责任等;针对领导干部违规经商办企业问题,开县出台了《严禁公职人员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暂行办法》;针对违规发放津补贴的问题,丰都县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津贴、补贴发放和奖励表彰的通知》;在监督检查方面,南岸区制定了《明察暗访实施办法(暂 行)》。这些制度的建立,有效地堵塞了漏洞,推进了作风问题的常态化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