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节点教育”教在“点”上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推行廉政教育“节点教育法”,即针对党员干部政治成长、岗位变换以及特殊时段等关键节点,开展追踪式、提醒式、排险式、警示式教育,使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减少犯错误几率。
武昌:“节点教育”教在“点”上
李德君
“幸亏区纪委及时提醒教育,要不然我们就犯错误了。我们马上就停止这项工作。”11月11日,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书记兰珍在班子会上说。
当天,武昌区卫计委领导班子正在研究印制发放年历式样的计生政策宣传品,恰在此时,接到区纪委的廉政提醒短信:“最近,中央纪委发出通知,严禁用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请严格遵守。”
在重要时间节点发送廉政短信提醒教育,这是武昌区纪委、监察局实施的廉政“节点教育法”举措之一。
今年以来,该区着眼于提高廉政教育人性化、常态化、系统化,着力提高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实施“节点教育法”,即针对党员干部政治成长、岗位变换以及特殊时段等不同类型的关键节点,及时跟进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廉政教育,起到提醒、引导、规范的作用,使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最大限度地减少犯错误的几率。
源于实践,教育抓到点子上
“探索实施‘节点教育法’,源于我们对工作实践的总结反思和对权力运行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武昌区委书记王立说。
去年底,该区在对全年发案情况进行分析时,发现一些案件的发生有其规律。
某区管处级干部受贿案中,32笔受贿有23笔发生在春节期间,有1笔发生在工程建设完结期间,2笔是发生在其特定关系人生病住院和去世期间,以上这些节点的受贿笔数占总数的81%;某位主管教育的干部的受贿案,14次受贿全部发生在新学期招生之前……
这些案例引发武昌区纪委思考:一个党员干部从参加工作开始,到逐级提拔任用,再到退休,其从政生涯会经历一系列关键节点,比如任职岗位变化、与主管业务相关的重要时间节点、节假日等特殊时期以及上级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内容提出廉政要求时。一些犯错误的党员干部,往往是在这些关键节点上没有把握住自己。如果针对这些关键节点,以不同方式及时对党员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廉政教育,可能违规违纪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近年来,廉政教育存在教育内容泛化、教育形式僵化、教育力量弱化、基层教育简化倾向。我们实施‘节点教育法’,就是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区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姚宏明说。
经过反复认真讨论、征求意见,该区纪委、监察局今年初制定实施“节点教育法”方案,探索构建更加科学完备、务实管用的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机制。
抓住关键,“四式”突出针对性
“开展‘节点教育’,就要针对权力行使与特殊时间、事务节点的结合,盯紧关键人,及时进行教育提醒。”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李超为实施“节点教育法”明确了方向。
该区纪委对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区人力资源局等9个试点单位和全区13个街道办事处,采取“四式”(追踪式、提醒式、排险式、警示式)教育方式,开展“节点教育”。
“要继续保持过硬作风,兢兢业业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凭实干做出实绩、凭德才获得认可。”5月27日,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长孙志军对10名新提任正处级一把手进行集体谈话。该区把握干部政治成长节点,对党员干部进行追踪式教育,即在党员干部新入职、提拔、退休时,通过组织开展条规培训、廉政宣誓、廉政谈话、廉政承诺、案例警示等方式,加强岗前廉政教育、廉洁用权教育和保持晚节教育。今年以来,该区对38名新任领导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该区还把廉政教育内容植入各类干部培训班培训内容,共培训9期724人次。
针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落实关键节点,如行政执法、保障房分配、扶贫救助等,该区及时跟进事前、事中风险提示和廉政提醒,进行排险式教育。
“莺飞草长,春色宜人;追思先辈,人伦常情。清明扫墓,请勿用公车哦。”类似的专题廉政提醒短信,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察局共向全区600多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发出3900余条。
据悉,在重要节假日、学校开学、组织换届以及领导干部生日、生病、家中婚丧等特殊时段,区纪委和各单位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制发文件通知、会议传达强调等方式,及时开展提醒式教育,对党员干部提出普遍要求或点对点提醒。
该区还把握发案形势节点,进行警示式教育。针对典型案例,既在全区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又在发案单位开展“以案明纪”专题教育。今年5月,针对省纪委暗访该区某局“三公”经费管理使用情况时发现的问题,区纪委及时召开各单位一把手和财务负责人会议,通报调查情况,严明纪律要求,并请省纪委领导作题为《当前落实八项规定的形势和任务》的辅导报告,提高领导干部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润心育德,成效初显风气新
“通过充分发挥‘节点教育法’的提醒、引导、规范功能,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自觉性,教育系统政风行风整体得到提升。”该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徐赤勇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区教育系统共收到市区转办投诉件47件,比去年同期下降33.8%,其中涉及区属学校收费投诉13件,经调查均不属实;两次接受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督查组突击检查,均取得优良成绩。
如今,“节点教育”已成为该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力抓手。在这项工作的促进下,全区党风政风面貌为之一新,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以“三公”经费管理为例,今年1至3季度,全区“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41.65%。
“按照中央纪委有关要求,把节点连成线,锲而不舍抓下去,风气必会大有好转。”李超对进一步深化推进“节点教育”满怀信心。据李超介绍,明年起该区将全面推行“节点教育法”,持续激发党员干部勤政廉政的正能量。
链接@短评:
“节点教育”很必要
黄正宏
“一年只刮一阵风,刮过之后就放松”;“只教育不监督,光说不练假把式”……许多干部反映,一些基层单位在廉政教育中往往出现此类现象。这些现象,从根本上讲就是形式主义,不按教育规律办事,导致教育失去吸引力、渗透力、感染力,教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在分析权力运行规律、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以及腐败行为、不正之风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把节点概念引入廉政教育中,开展“四式”“节点教育”,在关键时刻对党员干部“扯扯袖子”、“清清脑子”,从一件件小事抓起,从一个个具体环节抓起,积跬步以至千里,汇细流而成江海,促进党员干部把廉洁从政的各项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体现了教育理念和实施路径的创新。
这种教育方法,紧贴党员干部因职级差异、岗位差异所带来的对廉政教育需求的不同,及时跟进、需时即在、持之以恒,形成常态化的教育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探索运用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干部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提醒,其效果自然与生硬说教等方式方法大不一样。
武昌区的“节点教育法”才刚刚起步,提升与完善的空间还很大。比如,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通过抓一件件小事,形成一项项规范性制度,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逐步形成一个制度的笼子,把权力关进去,让干部习惯于按制度办事、按规则办事、在监督下办事,把教育、制度和监督有机融为一体,从而使这项教育法更具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