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用“十型”标准打造“铁军”
——晋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纪实
记者 杨万福 通讯员 于晋芳
“忠诚可靠、公道正派、严格执纪、无私保密、从严监督、贴心为民、立说立干、勤恳耐劳、细微周密、知识博览”——2013年以来,山西省晋城市纪委、监察局把培树纪检监察干部上述“十型”品格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标准和目标,下功夫打造反腐“铁军”。
坚定信念,怀抱责任
晋城市纪委常委会提出的“培树‘十型’干部、打造反腐‘铁军’”行动计划,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市委书记张九萍强调:“市纪委要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一场硬仗,率先行动,主动作为,带头做到打铁自身硬,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整治‘庸懒散奢’不良风气,积极发挥监督执纪问责作用。”
“忠诚可靠是纪检监察干部的灵魂!”2013年6月26日,在晋城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的“培树‘十型’干部、打造反腐‘铁军’”动员会上,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武宏文要求全市纪检监察干部时刻坚定信念,紧紧怀抱责任,敬畏权力和纪律,着力解决忠诚与能力、自律与公信的问题,把制度变成责任,把责任变成行为,把行为变成习惯,把习惯变成本能,养成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的方式。
每周一次集中学习交流,市纪委主要领导带头学文件、带头谈体会,对分管科室干部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每月举办一期专家讲座,邀请上级纪委领导及专家学者作辅导报告……刚性的学习制度和常态化的专题教育,为晋城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大家的政治信念更加坚定、履职本领不断提高。在市纪委召开的学习井冈山精神座谈会上,一名从事办案工作的干部发言说,信仰就是精神支柱,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就是要有政治定力,敢于板起脸来维护党纪的严肃性。
开门纳谏,接受监督
一月一次“上考下”,一季一次“下评上”,半年一次社会评,年终总结“交总账”……晋城市纪委、监察局结合队伍现状,围绕“十型”标准,为纪检监察干部“量身定制”了35项行为规范、100个考核指标、246个工作元素,扎紧了规范执纪监督者日常行为的制度“笼子”。同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培树‘十型’干部、打造反腐‘铁军’”的工作方案和考评实施细则,并立下了“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军令状”,开门纳谏,接受监督。
“每天都在忙什么,为什么而忙?”“纪检监察干部就是要为严格执纪而忙、为服务人民而忙……”晋城市纪委、监察局针对纪检监察干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实际,组织召开“扪心自问十问十做”民主生活会,并开展了“摆短亮丑实践体会大家谈”等活动,引导广大干部对照“十型”标准“自照镜子、自我除垢”,找差距、摆不足、查源头、抓整改。
去年8月,在晋城市物价局中层干部调整中,杨春交流到该局监察室工作。他积极转变角色,自觉用纪检监察干部的“十型”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头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女儿出嫁时,他对家人提出了“八个不”要求:一不送请柬,二不送喜糖瓜子,三不打电话、发短信通知其他人员参加,四不设账房,五不收礼金,六不请宾客,七不用公车,八不借机敛财。面对家人的抱怨和亲朋好友的不解,杨春说:“对纪检监察干部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用严格的标准管好自己、约束家人,才能无私执纪、无愧于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接到关于晋城市一个重点民生工程建设项目存在违纪违规问题的群众举报后,晋城市纪委、监察局工作人员雷厉风行,仅用几天时间就查清了项目有关负责人的问题,依纪依法给予责任人相应党纪政纪处分。
对于群众反映的一起食品安全隐患问题,晋城市纪委、监察局深挖细查,查清了有关监管部门履职不到位、执法不严格的事实,并挖出了为食品经营者通风报信的相关责任人,依纪依法作出了严肃处理。
在“培树‘十型’干部、打造反腐‘铁军’”行动中,晋城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带案下访,走基层、转作风、解民忧,解决涉纪信访问题100个,帮助群众办实事1200余件。
……
“聚焦主业主责执纪监督,发扬反腐‘铁军’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传统,迎着难题上、专啃硬骨头,在‘三转’中历练队伍。”去年以来,晋城市纪委常委会要求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把“培树‘十型’干部、打造反腐‘铁军’”与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结合起来,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围绕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扎实开展了整治公款吃喝、奢侈浪费等正风肃纪专项工作,严肃查处了一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件。该市广大群众普遍反映,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动真格,各级党政机关作风大变样,老百姓办事、办证比以前方便多了。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雷厉风行铁面执纪、一腔热血服务群众,在晋城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已经蔚然成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晋城市纪委、监察局树‘十型’铸‘铁军’,既为做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画出了一幅‘标准像’,也为我们乡镇干部改进作风、服务群众提供了一张现成的‘路线图’。”阳城县芹池镇镇长原红海对记者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