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用好责任制考核“指挥棒”
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市积极探索完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评价机制,不断强化各级党委、纪委抓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
修订考核指标,突出科学性、合理性
考核指标突出“全、新、简”。“全”,即考核内容力求全覆盖。将考核指标分为2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17项三级指标和近百个考核要点,使考核成为对各级各部门党风廉政建设的全面考核。
“新”,即考核重点力求有新调整。每年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适时调整、充实考核内容,先后增加了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情况、健全“政务微博”运行机制、“百姓问政”活动开展情况等内容,突出了工作重点,提高了检查考核的针对性。
“简”,即指标设置力求简约化。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设置考核指标内容,删除了抽象空洞、难以操作的考核指标,设置了具体可行、易于操作的考核指标。
改进考核方式,突出常态化、立体化
坚持平时动态考核与年底集中考核相结合,通过日常督廉、定期示廉、年终述廉等措施,务求考核常态化、立体化。
一是加强督导,开展督廉。采取平时不定期检查、年中调研督导、年底检查考核等措施,做到常态“督廉”。平时,通过明察暗访、专项检查、重点督导等方式,发现问题,督促被检查单位制定整改措施,推动工作落实;年中,组织督导组,由市纪委常委带队,对上半年反腐倡廉建设进行调研督导,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下发调研督导通报;年底,组织年度考核组,由市委常委带队,对全年党风廉政建设进行考核,奖优罚劣,下发年度考核通报。
二是注重公示,开展示廉。年初,组织廉政承诺,下发廉政承诺书,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实际作出廉洁从政公开承诺;年终,组织廉情公示,考核前被考核单位将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年度述职述责述廉报告在本单位显要位置或内部办公网上公示,接受干部群众监督。
三是创新方式,开展述廉。召开年度述职述责述廉大会,单位主要领导首先代表班子进行述廉,接着个人述廉,然后领导班子成员逐一上台述廉,其他市管干部书面述廉。此外,在大会述廉的基础上,创新述廉方式,推行电视述廉。在全市范围内选取30个单位,让其主要领导在漯河电视台进行电视公开述廉,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监督。
严格结果运用,突出公正性、实效性
一是与县级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综合考核相结合。将党风廉政建设年度考核结果纳入县级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综合考核中,进一步提高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
二是加强反馈存档。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结果向单位主要负责人反馈情况,并存入廉政档案,作为领导干部考核使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年度考核中民主测评“差”票超过30%的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实施责任追究,受到责任追究的领导班子和市管干部,取消当年年度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三是分类排序通报。领导班子考核结果按照县区、市直单位和驻漯单位进行分类,根据得分多少排序,在全市范围内通报。对县区考核排前2名,市直单位考核排前10名,驻漯单位考核排前5名的予以通报表扬。县区考核排后1名,市直单位考核排后3名,驻漯单位考核排后1名的,单位党组(党委)要向市纪委写出检查剖析报告,党组(党委)书记由市纪委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市纪委对上述县区和单位整改情况进行重点督导。近年来,共对15个单位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情况实行重点跟踪管理,对15名领导干部进行了责任追究。 (王兆慧 李海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