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清风”润精神
三月以来,浙江省绍兴市廉政文化系列活动如火如荼。该市在周恩来祖居地、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周恩来精神风范园”举行《为民、务实、清廉—— 党风楷模周恩来》图片展开展仪式,组织全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参观了省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马寅初风节园”等,学习弘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民、务实、 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精神风范。
依托历史资源建设教育基地
在周恩来逝世30周年之际,绍兴市投资300万元,依托绍兴周恩来纪念馆建成了以周恩来勤政廉政、爱国爱民为主题的“周恩来风范园”。建成开放以来,仅去年参观人数就达到18万人次,已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之一。
绍兴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绍兴以山清水秀、代有名贤享誉九州内外,更有一大批名垂史册、印记人心的清官廉吏为百姓所称 道:忠诚爱民的越大夫范蠡、两袖清风的“一钱太守”刘宠、清白为官的越州知州范仲淹、舍命治水造鉴湖的马臻、单车赴绍救灾济民的朱熹、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 游,还有获“清官第一”美名的甄完……近年来,绍兴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利用历史人物的故居、祠堂、纪念馆等地,创建了周恩来风范园、一钱太守纪念馆、 清白泉、马寅初风节园等一批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有力地推进了廉政文化建设。
打造“名士清风”廉政文化品牌
新春过后,展现绍兴嵊州乡贤马寅初廉政故事的大型廉政越剧《马寅初》在结束宁波、台州等地的巡演后,再次进入紧张的排练阶段。这部廉政越剧大戏,不仅生 动展现了学界泰斗马寅初追求真理、心系群众、不屈不挠的精神风骨和“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崇高追求,更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廉政之花植入每一位领导干部 的心中,成为绍兴“名士清风”廉政文化建设的一大品牌。
绍兴市以名士典故为素材,以戏曲为表现形式,创排了一系列廉政文化精品戏 剧。如根据会稽太守刘宠“一文不取、两袖清风”的故事,围绕“做官先做人、做官要清廉”的主题,排演了新编廉政越剧《一钱太守》;根据新昌人甄完被明景帝 朱祁钰御赐“清官第一”金匾的典故,排演了廉政调腔戏剧《甄清官》。这些戏剧先后赴京演出,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绍兴着 眼于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大力开展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文化作品创作、展演等活动。以精品戏剧表演的形式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深受各级党员干部的 欢迎;运用鲁迅、王羲之等名士效应,举办中国(浙江)“鲁迅故里杯”廉政杂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廉洁书法创作邀请赛等全国知名的廉政赛事,得到了广泛响应 和高度关注。
“廉政教育不能停留在说教上,要做到入脑入心润物无声,通过廉政文化建设覆盖面的扩大,让更多干部群众受到教育影 响,从而推动清正廉洁文化氛围的形成。”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傅祖民说,绍兴市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大力实施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在全社会编织起 一张互“廉”网。
“为民、务实、清廉”氛围渐浓
走进该市柯桥区地方 税务局钱清税务分局的大院,廉政文化清风扑面而来:院内广场左侧围墙上悬挂着“一钱太守”等12幅古今廉政故事宣传画,右侧围墙则有“做人一身正气,为官 一尘不染”、“宁以正气清贫谈笑,勿以名利金钱折腰”等警示格言与青松翠竹相辉映;由分局干部亲笔所写的廉政警示语书法作品被展示在一楼员工餐厅的白墙上……
“每每经过这堵廉政文化墙时,我和孙子都会边走边看上面的廉政故事,看多了记忆就深了。现在上小学一年级的孙子对许多历史 清官故事都很了解了。”家住嵊州市剡湖街道八何洋村的村民王建国对记者说。八何洋村村口这堵数百米长的廉政文化墙,以漫画、书法、故事等形式生动展示廉政 文化,讽刺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每天引来了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诸暨市东白湖镇小东村委书记表示,近年来,通过将廉政文化融入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基层农村工作鼓舞了干劲,指明了方向。(记者 颜新文 通讯员 胡安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