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眸
4月25日,贵州省德江县荆角乡尖山村张新刚老人,到乡便民服务中心帮二儿子办准生证,不到1个小时,手续办理完毕。
张新刚感慨到:“现在办证同志服务真好,网路办证就是快,以前帮大儿子准生证,来来回回跑就十几趟,花了两个多月才办不下来。”德江县干部作风,真的发生了转变。
红色基地汲营养补精神钙
4月中旬,该县四家班子及副县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放弃周末休息,到枫香溪会议会址开展为期3天的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学习,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践行党的群众路线。40多名县级领导干部和枫香溪镇80多名干部被红军长征精神感动,都表示以红军为榜样,以“三严三实”为要求,争做一名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干部。
4月28日,在枫香溪会议会址担任讲解员小王见到笔者,大呼“累”。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德江县各单位(部门)组织党员干部这里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每天要接待几拨人,口水都讲干了。
据了解,枫香溪会议会址是1934年6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贺龙、夏曦、关向应等同志的带领下,被迫从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退出,转战千里,挺进枫香溪,在这里召开了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会议(史称枫香溪会议),会址现今保护完好,2006年成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3月2日枫香溪会议会址被命名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县为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把枫香溪会议会址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教育基地,丰富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前来接受教育的党员干部心灵上真正得到一次的“洗礼”。
全民同参与共建新良策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德江县认真广泛开展渠道征求意见,确保在活动中真听意见、听真意见;为聚焦“四风”查摆问题,确保病灶能找准“靶心”。
为找准“靶心”,德江县确立副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有两个联系点(一个乡镇和一个部门),联系领导每月到联系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专题调研不少于2次。利用《德江报》、《德江手机报》、德江电视台、德江网等媒体进行问卷调查;每个参与活动单位门口挂设意见箱,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
直面问题,坦诚交流。该县设立县级领导干部接访日,让上访民众和单位(部门)的领导面对面交流,不作为的领导干部红了脸、出了汗,感到了“辣”味;开通书记县长直通车便民搭上“问题车”。
成立督导组,全跟踪收集,德江县成立12督导组,每个组除了全程督导单位开展活动外,还有收集一些不好直接呈给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请群众“问诊”,让百姓“把脉”。德江县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进农户征求意见实现了全覆盖,累计征求到涉及“四风”方面的意见建议468条。
亮“四风”之剑 去群众之疑
近日,德江县通过“夜访”,发现3名乡镇领导干部“走读”;5个部门值班室没有人,灯确亮着,对当事人进行严厉处理,相关领导进行预约谈话。
春节上班第一天,德江县纪委就对86个县长部门上班情况进行督查,对没有按时到岗到位的36名干部职工进行通报批评;对违规办酒的3名干部进行收缴礼金和全县通报批评。
3月下旬,德江县纪委针对部分队员领导干部滥办酒席,借机敛财的现象,出台了“干部职工超办酒席十个一律不准”。
即查即改,针对群众反映的行政审批难问题,实现行政审批事项瘦身运动,审批时限提速,全县所有审批事项进行政服务中心,审批时限明确说明工作时间。
德江开展活动以来,精简同期会议35%、简报文件60期(次)、机关效能整治、清理超标车、清理办公用房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清超标车辆9辆,通报违纪问题41人次,查处违法违纪干部8人,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24个。
亮“四风”剑,针对“四风”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动真格、出真招,狠刹 “四风”。让活动不走过场、不图形式、,去群众心中之疑问。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干出个样子。边学边查边改,德江县教育实践活动不要“高数路”,宁可要取信于民的小道。
一位上访户“老客户”,对主动接访的干部,并帮他解决了问题,竖起大拇指感慨地说:“德江县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动了真、碰了硬,落到群众的心窝里去了。(德江县纪委 张小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