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下定决心转作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马鞍山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改进工作作风相关规定,突出抓好领导带头、教育引领、监督问责、群众参与等4个方面工作,深化作风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领导带头,以上率下
“我承诺带头查摆‘四风’问题,不超标准配备车辆、占用住房和办公用房,不参与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2014年2月19日,马鞍山市委常委会全体成员就反“四风”向全社会作出八项公开承诺。
承诺背后,是马鞍山全市上下整肃作风的决心。从市委班子、市直机关,到基层单位、普通党员干部,自上而下,层层推进。
清理办公用房行动中,市委不但专门成立清房工作领导小组推进这项工作,还成立督查小组督查办公用房清退情况。来自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统计局、市纪委等单位的督查人员,带着红外线测量设备、计算器,深入各单位实地测量计算办公用房面积,首先被测量的就是市委常委的办公室,超标的办公用房坚决整改。
在会员卡清退、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专项行动中,各级领导率先垂范,各专项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121个单位的3.8万余名党员干部进行住房信息登记申报,4207名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亲属经商办企业情况。
建立联系服务群众长效工作机制,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中开展“到农村走亲戚”活动,每名干部与一个困难家庭“结亲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全市101个机关事业单位1.5万余名干部职工参与活动,“结亲戚”1.3万余户,“走亲戚”1.2万余人次。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开展走访企业、服务基层活动,全市四套班子领导走访重点企业134家,各级领导干部走访企业2229家,收集企业诉求2990件,共协调应急周转资金5200万元。
教育引领,常抓常新
“一直以为我们是对别人做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自身不用接受警示教育,更不必由职务犯罪人员来现身说法。今天来参观马鞍山监狱,才发现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样的警示教育对我而言有两层意义:一是纪检监察干部并没有天然的免疫力,也需要经常接受警示教育;二是听职务犯罪人员现身说法,看他们因为守不住底线而亲手毁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对纪检监察宣教工作的意义认识更加深刻,约束即是保护。”今年3月12日,市纪委宣教室主任刘斌在马鞍山监狱接受警示教育后这样表示。
马鞍山市注重发挥教育在作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坚持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针对干部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经常性教育。
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将作风效能暗访录像制作成光盘,发放到全市各单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举一反三、防微杜渐。分层分岗开展预防性教育。如马鞍山市教育系统编写了预防腐败手册,涵盖组织人事管理岗位、招生考试工作岗位、教材教辅资料征订岗位等6类岗位的72个违纪违法案例,配上与案例内容相关的漫画、案例点评和法条链接,内容丰富而具有针对性。打造广泛的宣传教育平台。在繁华路段、休闲广场、长途车站等人口密集地设置大型户外广告和电子屏,播放廉政公益广告;在重要节假日、党员干部入党纪念日发送廉政短信;在“干部在线”网上学习平台开设作风教育的“空中课堂”;反腐倡廉教育展免费向全社会开放143场,接待党员干部等参观人员超过3300人次……
监督问责,正风肃纪
今年2月,有人举报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党政机关存在作风问题,马鞍山市纪委、当涂县纪委迅速开展调查,查明事实后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严肃查处,同时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这是马鞍山市查处作风问题的其中一例。本着对作风问题“零容忍”的态度,马鞍山市纪委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执纪问责,做到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内容、重点对象,开展作风问题明察暗访,去年以来先后5轮组成42个明察暗访组,对全市党政机关、酒店、机关食堂、娱乐场所进行明察暗访,共检查各类票据13751张。组织效能建设明察暗访,针对暗访中发现的问题,约谈责任单位负责人,并对责任人员进行问责问效,18人被给予责令检查、通报批评、预警谈话、取消评先评优资格、扣发目标管理考核奖等责任追究,1人被辞退。
在发现问题、查处问题的基础上,马鞍山市注重健全制度机制,从源头上铲除作风问题滋生的土壤。出台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外宾接待经费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去年压缩市本级一般性支出5%,全市“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6.2%;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28项,清理庆典研讨会论坛35项,节约经费73万元。同时,建立公开承诺、工作日志、效能点评和责任档案制度,组织全市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和68个部门在市主要媒体公开承诺,促进机关干部转作风、强素质、提效能。
群众参与,阳光透明
“纪检监察机关一点也不神秘。”“每间办公室门前都有一个可移动的小指示牌,这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具体交代了外出原因,更加透明清晰。”在今年4月14日开展的纪委开放日活动中,30余名群众代表参观了纪检监察机关日常工作情况,连连发出感慨。
纪委开放日活动是该市邀请群众监督作风效能建设的一个缩影。
以开放的态度给群众一个阳光透明的政务服务环境,是马鞍山市一贯坚持的理念。为此,马鞍山市深化政风行风评议,印发了《开展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实施办法》,试点行政处罚前开展群众公议,首轮选择5家单位,分步推广至市本级各类行政执法主体,以此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积极推进党务、政务、厂务、村(居)务和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建立健全阳光制权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全市6100个党的基层组织全面实行党务公开。
与此同时,注重拓展“政风行风热线”、“政风行风之窗”、“市民心声”网站等群众监督渠道,建立群众投诉快速受理、快速查处、快速反馈机制。去年,共受理并解决群众诉求1204个。建立“12345市长公开电话”综合受理系统,按照“一号对外、统一受理、分级处置、归口办理、限时办结、过错问责”和“首接负责制”、“办理实名制”的原则,打造受理、办理群众诉求的一站式平台,构建多媒体联动热线模式。(记者 韩贺彬 通讯员 马纪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