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小小“翼校通” 引发大整改
云南省曲靖市下辖的宣威市阿都乡有关学校强制向学生家长推销“翼校通”一事,曾备受媒体和公众关注。
5月5日,笔者从曲靖市纪委、监察局了解到,目前事件相关责任人均已被查处。阿都乡人民政府乡长宁寅,被予以行政记过处分;阿都乡分管教育的党委副书记崔茂炳,被予以党内警告处分;阿都乡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承邦,被予以撤销党内职务和行政撤职处分;阿都乡中心学校素质教育研究与推进办公室主任保德升,被予以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另一方中国电信曲靖分公司,免去了宣威分公司副经理袁明阳的职务。
这在当地引发强烈反响,并引发了全市范围内的大整改。
回放
“翼校通”事件的发生,源于一款名为“翼校通”的手机平台。
3月2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发了一期以“不自愿的‘自愿’”为题的报道。报道称,在宣威市边远特困乡阿都乡,乡中心学校“为搭建‘空中课堂’模式,方便教学,保障学生安全,加强学校、老师、家长的联系沟通”,在各完小开展了一项“交话费送手机”的活动。但这本应是自愿的活动,却因学校的强制要求,变成了学生家长们“被自愿”,更给一些贫困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
此事被曝光后,曲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3月23日、24日连续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调查处理工作。
“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少数基层干部和教师工作方式简单、工作作风漂浮、脱离群众、淡漠群众利益、忽视群众诉求而导致的。”在会议纪要中,曲靖市委、市政府毫不护短,明确定性,并指出“这表明,脱离群众的问题、服务群众不到位的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要求查处整改。
整改
相关查处工作迅速进行。
很快,阿都乡各完小将已收取的“翼校通”费用全部退还学生家长。
3月24日,宣威市纪委、监察局介入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立案调查;3月31日,宣威市委常委会对相关责任人员作出了处分决定。
与此同时,一场全面的专项整治活动在该市教育系统紧锣密鼓地展开。
3月31日,曲靖市教育局印发《曲靖市教育领域损害群众利益整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同时成立5个工作组,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乱收费、乱摊派、违规办学等问题以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学校安全等工作开展专项整治和督查。工作组共抽查了173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组织召开座谈会76次,下发整改通知书59份。
“在专项整治中,我们又发现一些其他问题,比如违规补课和有偿家教,经费管理使用不规范,D级危房拆除、封停不及时,中职学生实习管理不规范等。”曲靖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对此将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深入整改。
反思
在全市范围内,反思、整改也在紧锣密鼓进行。
“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务必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任务的落实,汲取深刻教训,引以为戒,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曲靖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单位以此案为鉴,认真反思,“任何单位和部门,一旦发现问题,要立查立改,不等待观望,不留空白死角,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为民务实是否做到,履职尽责是否到位,服务群众是否尽心?该市各级各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要求,开始认真查摆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落实整改。
群众观念淡薄、群众诉求不畅、损害群众切身利益、职能缺位错位、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针对这五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宣威市致力于如何解决,制定并印发了《关于认真吸取阿都乡“翼校通”媒体曝光教训在全市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意见》。
“清理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推行网上审批、规范审批行为。”在刚刚结束的全市社会评价反馈大会上,曲靖市发改委负责人郑重承诺。承诺内容同时也是该市发改委的整改措施。据悉,曲靖市将于近期对行政许可、审批办证、服务收费、任务指标等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凡有强制摊派、巧立名目、搭车收费等侵害群众利益和违反群众自愿原则的,一律停止和取消。(孟国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