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评价倒逼“网络理政”规范
“双方陈述完毕,现在开始投票。”
四川省安县首次“县委书记县长信箱群众不满意信件第三方评价会”近日召开,9名随机抽取的律师、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众代表组成了第三方评价“陪审团”,针对涉及群众不满意信件回复的职能部门进行现场“裁决”。
群众不满意,职能部门喊“冤”
“……经决议,编号为20140210001的第三方评价信件,基本满意及以上8票,不满意1票,满意票数过半,信件评价判定为基本满意。”
会议室外,刚刚拿到“裁定”结果的安县房屋征收办公室工作人员陈继旭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的工作,大家还是肯定的。”
征收办的这桩申诉,源于网友窦某的一封信。窦某在信中反映,自己竞得的一宗土地,属于花荄镇旧城改造范围,虽然目前旧城改造还未“改”到自己这里,但他先在网上提出拆迁补偿登记申请,还提供了4种补偿方案。
县房屋征收办在实地调研、对照政策初期评估后,发现窦某提出的补偿要求过高,于是在信件回复时委婉地回绝了窦某的建议,虽然已经清楚明晰地阐释了相关政策,但仍被窦某定为不满意回复。
评价会上,陈继旭拿着9份附件组成的厚厚的申诉书向评价组成员介绍了此事的相关调查情况、花荄镇旧城改造征地拆迁补偿方案和相关法律佐证。同时,还向评委们出示了安县关于旧城改造相关文件、法院出具的民事裁定书、执行书和安县旧城改造规划图等证据,从各个角度论证了窦某补偿方案的不合理性。最终,房屋征收办的申诉要求以8票满意、1票不满意获得认可。
“虽然过了关,但还有1票不满意,说明我们还要通过跟群众的进一步沟通来不断完善我们的工作。”陈继旭告诉笔者。
回复不尽责,就要亮“红牌”
“经决议,第三方评价小组成员9人,基本满意及以上0票,不满意9票,信件评价判定为不满意。很遗憾,申请评价没有成功。”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县委书记县长信箱第三方评价小组向申请评议的住建局和国土局开出了首张“不满意”决定书。
网友“家乡人”在信中咨询百鹤林小区二期安置工作用途和廉租房申请条件。信件被批转到责任单位——住建局,要求其与国土局一起阅处回复。住建局回复称:工程用途属国土局管辖,建议到国土局咨询,并回复了廉租房申请条件。信件回复后,“家乡人”对回复情况作出了不满意的评价。颇觉“委屈”的住建局和国土局决定向县委书记县长信箱申请第三方评价,试图为自己讨一个公正的说法。
让在现场申诉的住建局和国土局工作人员没想到的是,刚刚把事件陈述完毕,立即遭到了第三方评价小组成员的质疑。西华律师事务所律师熊明春摇摇头:“这么不清不楚的回复,感觉就是在‘踢皮球’!”在随后的无记名投票中,9名成员均对该回复给出了不满意的评价。
有关代表当即表示,尊重第三方评价小组的决定,并将积极进行整改,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明辨是非,“网络理政”更规范
据了解,2012年8月,安县在网上开通县委书记县长信箱,建立群众来信打分测评平台,由信访群众对信件办理情况作出评判。在测评中,对办理、回复的不满意信件时有出现,尽管确有个别职能部门存在未认真调查回复的情况,但也有不少职能部门直呼“冤枉”:群众不满意的,要么涉法涉诉,要么自己利益合理合情不合法。
“职能部门的工作做得好不好,到不到位,不只由当事双方说了算。‘网络理政’第三方评价机制,为群众监督问题解决开辟了渠道,从而使县委书记县长信箱避免沦为‘花架子’。”安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认为,第三方评价机制,可以杜绝写信人和信件办理单位各执一词,倒逼信件办理部门更严谨、更认真地为民服务,也将使群众在表达自己利益诉求时更理性、更客观、更真切。同时,也将有力促进“网络理政”工作更加健康、规范。
据了解,此次评价当天共4个单位向评价小组提起“申诉”,有3家单位的不满意评价得到纠正,1家单位收到了第三方评价小组的首张“不满意决定书”!(黄宇峰)
链接@评论:
用制度保证“群众满意”
杨茂林
“群众满意”是衡量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但在一些地方,如何构建保证“群众满意”的机制却鲜有下文。四川省安县引进第三方评价机制,用制度保证“群众满意”,极大地保障了群众的利益需求、权益诉求,值得点赞!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是我们评判工作的根本依据。对各级政府来说,“群众满意”决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应千方百计使之得到有效落实。如此,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视群众为亲人为主人,等等,才具有实际意义。
让群众满意,首先要保障群众的话语权。凡事一意孤行,不注重倾听群众呼声,不尊重群众的意见建议,总是按自己的一套标准行事,工作就不可能得到群众的认可,群众肯定不会满意。很多干群关系的不和谐,许多工作的决策失误,很大原因就是不尊重群众的话语权。安县“网络理政”接受“阳光监督”,真正让群众意见成了政府工作的“风向标”。
让群众满意,离不开及时有力的回复。如果意见也听了,但迟迟不见回复,或者回复不尽如人意,都无法让群众满意。现在有人议论,个别部门“脸好看,事不办”,就是为官不为的表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一语道破:“这堵软墙就是相关部门的回复态度很好,但是给出的回复却浮于表面,而且迟迟看不到根本改变。”因此,真正让群众满意,就要让那些“群众不满意的人”过不了关。安县对那些回复不尽如人意的单位或个人亮起“红牌”、发出警告,从而让“群众满意工程”见了底、兑了现。
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群众,让群众满意的工作决不可小觑!否则,干了再多工作,群众不满意,一切等于零。安县的做法启示我们:在保证群众满意的问题上,各地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