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瞪大揭丑纠错“千里眼”
去年以来,黑龙江省按照中央新要求,对4个市(地)开展巡视,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598件次,是以往的3倍多,发现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问题线索104个。
根据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省委免去了1名县委书记的职务,对一些有反映的省管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对部分省管干部的问题线索正深入核实了解,对2名处级干部进行了立案调查;省纪委对21个反映县处级干部的问题线索进行了向下转交、跟踪督办;省委组织部对1起违规用人问题进行了纠正,现正会同有关部门对市(地)超职数配备干部等问题进行重点检查。
黑龙江:瞪大揭丑纠错“千里眼”
徐大勇 庞贻雄
根据中央统一部署,黑龙江省结合工作实际,针对以往巡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责任、突出重点、创新方法,瞪大了揭丑纠错的“千里眼”。
加强工作力量,为打“虎”拍“蝇”打好基础
经省委研究决定,省委巡视办配备了正厅级主任、副厅级副主任,并从全省纪检监察、公检法及审计等部门选出30名党性观念、原则性强,熟悉相关业务特别是有办案工作经验,接近退休年龄的处级以上干部,组成省巡视工作备选干部队伍。
对巡视干部选拔配备的原则要求及方法、轮岗交流、培训与管理、考核、纪律与监督、党组织建设和职责分工等作出明确规定,提高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
明确工作重点,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
“与中央对巡视工作新的目标要求、新的职责定位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越位、错位、缺位,以及监督领域过宽、战线过长、重点过多等问题。”黑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黄建盛表示。
针对此,黑龙江进一步明确巡视工作的职责定位、工作重点、基本要求、监督责任、工作方法、巡视成果应用的途径和对巡视干部队伍的要求。省委书记王宪魁多次专门听取省委各巡视组的工作情况汇报,提出各巡视组要把发现问题作为首要任务,增强对腐败行为的震慑力。
紧紧围绕“四个着力”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要求结合对执行政治纪律的检查,做好对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监督;结合对执行民主集中制和选人用人情况的检查,加强对组织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同时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
在巡视报告的撰写上,省委要求各巡视组开门见山说问题,不再对巡视对象的基本情况和成绩进行总结。
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发现问题的能力
省委巡视组在开展巡视前,主动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信访、审计等部门沟通,并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收集巡视对象的相关情况,带着问题巡视。
扩大谈话范围,只要有利于发现问题,什么人都可以谈;坚持“下沉一级”,向巡视对象工作过的地方延伸了解情况;不预先通知、无被巡视地区和单位人员陪同,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填票测评、抽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方式开展巡视;通过“以下看上”等办法,加大对选人用人、土地交易、工程建设等腐败问题易发领域的巡视力度。
增强成果运用,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对巡视中发现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问题线索,在向省委和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后,经领导小组同意,分门别类按性质转办。在向被巡视地区和单位反馈时,形成两份反馈材料,分别向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反馈。反馈意见接收单由巡视组、巡视办、被巡视地区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反馈和整改情况要按规定分别向党内和社会公开,督促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对整改不到位的地方和部门要严肃问责。
建立巡视组组长库,摘掉组长头上的“铁帽子”
经省委常委会研究同意,该省按照优中选强的原则,从担任过省直单位(部门)主要领导的省人大、政协常委以及专门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市(地)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及其他符合条件的正厅级领导干部中,选取18名政治上成熟可靠、党性和原则性强、工作业绩突出、有较强组织领导能力的正厅级领导同志,组成省委巡视组组长库。
每次巡视前,省委采取“一次一授权”的方式,综合考量组长人选的工作经历、特长及回避等情况,临时委派合适人员担任各巡视组组长,带领巡视组开展巡视工作,实现“三不固定”,摘掉巡视组组长头上的“铁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