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乐东:让低保有“保障”
近日,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民政局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到抱由镇乐富社区居民冯海东家中回访。冯海东拿出自己的“一卡通”,高兴地说:“卡拿到了,可以直接从卡里领到低保金,谢谢你们。”可县民政局干部却再三致歉:“是我们工作失误,让你们申请了这么久才拿到低保金,很抱歉!”
事情还得从五年前说起。冯海东夫妇下岗在家,靠打零工为生,上有年迈的老人,下有患重病的儿子,还有个女儿在上学,生活十分困难。2009年起他们开始申请低保,但不知为什么,拖了几年都迟迟未能办下来。
2013年,乐东县纪委针对群众反映展开一场调研,发现低保办理部门动态管理工作缺失,工作人员存在较严重的作风问题,群众意见很大。一场针对全县低保乱象的“清理风暴”随后展开。
监督检查剑指低保乱象 查处县低保办主任
冯海东的遭遇并非个案。
经调查,该县纪委发现,县民政局存在严重的行政不作为现象,低保办理时间超期,不符合条件者违规享受低保现象突出。截至2013年6月,全县各镇累计未办结的低保申请已达3322户。其中,抱由镇、志仲镇、大安镇、万冲镇等4个少数民族聚居乡镇自2008年以来从未审批过任何农村低保,千家镇自2009年以来也从未审批过一例低保。至于低保申请审批时限更是长短不一,时间最长的用了3年5个月,最短的只花了6天。
低保工作乱象频出,县低保办负责人难辞其咎。2013年9月,县纪委对县低保办主任吴陈翔进行立案调查。经查,吴陈翔所负责的低保工作管理缺失,造成国家财政资金损失,已构成失职渎职行为。今年3月,乐东县纪委给予吴陈翔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县监察局给予其行政撤职处分。
百名干部组成专项工作队 清查所有低保对象
在对吴陈翔案件的调查中,乐东县纪委发现,该县低保办理工作中存在“人情保”、“关系保”、“错保”、“漏保”等问题。为进一步规范低保办理程序,2013年11月,乐东县纪委向县委建议:对低保工作进行全面摸底,彻底清理核查全部低保对象。乐东县委采纳了这一建议。
2013年11月7日,乐东县委从有关单位抽调109名机关干部组成专项工作队,用3个月时间,对全县19966户现享受和新申请低保户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核查。
清查核实采取“步步深入”的办法,先由行政村(社区)自查自纠,再经县专项工作队复核,最后由镇党政班子专题会议集体审核。最终,全县共有7945户现享受和新申请低保户被取消低保资格。清查核实后重新确定了符合条件的低保户12021户,使真正困难的群众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
冯海东一家正是在这次全面清理核查后办结有关手续,顺利地领到了低保金。
长效机制强化低保监管 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全县低保清理核查结束后,一项重要的工作摆在乐东县委、县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面前——必须从规范制度建设和改进工作人员作风入手,强化对低保工作的日常管理。乐东县纪委则监督相关部门构建标准科学、对象准确、待遇公正、进出有序的低保工作格局,从源头上防治低保工作中的腐败现象,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目前,乐东县已经修改和完善了低保办理的相关制度,出台了《乐东黎族自治县城乡低保日常工作纪律》、《乐东黎族自治县城乡低保民主评议制度》、《乐东黎族自治县城乡低保监督举报制度》、《乐东黎族自治县城乡低保责任追究制度》等,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和约束了低保办理工作。
与此同时,对低保工作人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等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该县进一步加强对低保工作人员的管理、监督,使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落实党和政府的低保政策。
“全县城乡低保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也随之建立起来。通过这个平台,低保政策法规、低保对象申请审批、低保对象名单和低保资金发放等所有事项均在网上公开,在阳光下接受社会监督。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和沿海地区的低保家庭,则实行分类管理,定期跟踪掌握低保对象家庭生活变化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应退尽退,应保尽保”,使这项惠及民生的政策措施更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记者 陆海鹰 姚嘉 通讯员 周青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