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平:拒绝“谢师宴” 倡导“念师恩”
近期,福建省南平市专门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拒绝谢师宴,风清桃李园”系列活动,打好治理违规“升学宴”、“谢师宴”的提前仗。
注重宣传发动 提前承诺保障
“五位一体”宣传。搭建报纸、电台、电视台、网络、移动客户端“五位一体”的宣传格局,大范围推送活动信息,为治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5月底,南平市组织剑津中学和实验小学发出《告别“谢师宴”倡议书》,并将该倡议书通过电台、电视台、当地报纸、教育局门户网站全文发布。
“双管齐下”承诺。组织各校教职员工在《拒绝“谢师宴”承诺书》上签字,在校门口醒目位置公示,并公布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同时,要求所有在职教职员工填写自查情况表,并签字确认、存档备查。
多方合力保障。组织各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市政府纠风办组织教育系统行评代表,对有关教育机构进行毕业季行风专项评议;市委文明办利用各街区的文明宣传栏、公益广告栏进行提示;全市新闻单位则对“升学宴”相关广告不予发布。
创新活动形式 转变“谢师”观念
转变“谢师”观念。在临近期末的主题班会上,班主任和全体任课老师分段宣读《拒绝“谢师宴”承诺书》,声明不接受“谢师宴”,不接受学生家长的礼金、礼物及有价证券。班会还请学生代表发言,谈自己对“谢师”的理解,培养学生好好学习就是“谢师”的观念。
创新“谢师”活动。在全市开展以“拒绝‘谢师宴’,升华‘谢师恩’”为主题的“十个一”活动:组织学生用一份倡议书、一封公开信、一场座谈会、一个拥抱、一盒成长光盘、一张创意照、一篇颂师文、一张感恩卡、一本故事集、一场吟诵会表达对老师的感谢。举办“最美师生情”征文比赛,开展“师生情”网络社交互动活动,通过学生自创的文字、图片、视频、语音等,交流、品味、传承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
提升“为师”素养。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组织教职员工集中观看由先进人物事迹改编的电影,到教育基地参观。在查摆问题阶段,要求教职员工对照教师从业道德规范,认真查找自身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仔细分析原因,做到即知即改。
强化监督检查 形成长效机制
规范师德师风。制定下发教育系统“八个一律”规定,即一律不接受学生家长请吃;一律不得以举办茶话会、团拜会、联谊共建活动等名义用公款相互宴请、赠送礼品;一律不得索取或接受学生家长的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商业预付卡及其他贵重物品;一律不得索取、接受学生家长的烟酒、土特产等年货节礼;一律不得向毕业班学生家长索要或收受各种纪念品;一律禁止参加学生家长组织的旅游、高消费娱乐、美容健身等活动;一律不得要求学生家长为教师个人谋取私利;一律不得借婚丧喜庆事宜向学生家长敛财。
严防借机敛财。为防止个别领导干部以操办“升学宴”、“谢师宴”的名义敛财,南平市对各单位党员干部子女参加高考的情况进行了摸底登记,并明令禁止其以“谢师宴”的名义大摆宴席;借机收受礼品、礼金以及赞助等;巧立名目用公款或到管理和服务对象、主管下属单位和个人、私营企业主及其他与行使职权有关系的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子女学习费用。
强化监督检查。市纪委和派驻教育系统纪检监察机构深入延平区、邵武市、松溪县等地,通过受理举报、开展暗访等形式,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开展拒绝违规操办、参加“谢师宴”活动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并将此与评聘晋级挂钩。在第一轮专项检查活动中,尚未发现违规操办、参加“谢师宴”的情况。(黄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