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媒体聚焦周永康案
鉴于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中共中央决定,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周永康
周永康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立案审查,引发境外华文媒体高度关注。分析称,对周永康案的处理,展示了中共高层反腐意志与魄力,以空前重拳严办,彰显反腐动真格,表明反腐不设限的决心。
中共反贪腐动真格不设限
香港《星岛日报》30日社论称,中央展示了“打虎”决心。社论指,中央早有干部贪腐会亡党亡国的警惕。周永康案的处理,展示了中央反贪决心和魄力。
香港《经济日报》社评认为,以空前重拳严办周案,是要震慑官场,彰示中央反腐动真格,警告贪官莫以为官位高、后台硬,就任意妄为。分析称,除敢于打“大老虎”,更要从制度着手,建立官员干部不敢贪、不想贪、不愿贪的机制。
法国《欧洲时报》文章称,中共再次践行了“老虎苍蝇一起打”誓言,重申“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反腐意志,最重要意义在于表明反腐不设限决心。文章认为,只有对腐败展开“无限制”打击,才能做到不留隐患,不留死角,消除干部群众疑虑,从而深得民心。
香港《大公报》网站文章表示,“打虎行动”充分展示反腐治党之决心和魄力。文章说,毋庸置疑,此番是中共增强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断腕之作”。
“打虎”儆贪扫除改革阻碍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称,周永康案将对中共领导干部起极大的震慑作用,也有助于中共将反腐败纳入法治轨道。
受访的中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指出,中共在同一时间节点公布周案及宣布四中全会将研究依法治国,这是有关联的。当局释放很强烈信号,依法治国意味任何人如果违纪违法,将被一追到底,绝不姑息,因此“周永康拿掉之后,不是反腐的句号”。
汪玉凯分析,周永康案为下一步加强法治、树立法治权威,产生重要影响;将对党员、公务员行为产生重要、长远影响,让党员干部不敢存有任何侥幸心理。
台湾《旺报》文章表示,打下这只“大老虎”,在中共党史上将记上一笔,至少有四大意义:这是反腐无上限“经典之作”;准确回应大陆民众;对官场能起到深刻的教训作用;启动全面深化改革齿轮之际,下重手搬走阻碍改革的绊脚石,宣示与民意站在反腐同一阵线。“大老虎”入闸,此其时也。
台湾《联合报》文章表示,中共十月将召开的四中全会,把全面研究依法治国当主题;官方媒体发出反腐没有句号的评论,这说明反腐打贪不会停歇,贪腐官员落马将成常态,进而成为官员淘汰机制。
附【周永康简历】
男,汉族,1942年12月生,江苏无锡人,1964年11月入党,1966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毕业,大学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61-1966年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学习
1966-1967年留校待分配
1967-1970年大庆油田六七三厂地质队实习员、技术员
1970-1973年辽河石油会战指挥部地质团区域室技术员、党支部书记、大队长
1973-1976年辽河石油勘探局地球物理勘探处处长
1976-1979年辽河石油勘探局政治部副主任
1979-1983年辽河石油勘探局副局长兼钻井指挥部党委书记、物探指挥部党委书记兼指挥
1983-1985年辽河石油勘探局局长、党委副书记,辽宁省盘锦市委副书记、市长
1985-1988年石油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1988-199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其间:1989-1990年兼任塔里木石油会战指挥部指挥、临时党委书记;1989-1990年兼任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和山东省东营市委书记)
1996-199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1998-1999年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
1999-2002年四川省委书记
2002-2003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公安部部长、党委书记
2003-2007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公安部部长( 2007.10.28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免去其兼任的公安部部长职务)、党委书记
2007年-2013年 中央政治局常委(至2012年11月),国务委员、国务院党组成员(至2008年3月),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至2012年11月),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主任(至2013年)
第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五届、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