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刀真枪问 雷厉风行改
“企业消防验收遭刁难,赞助资金才能搞定的问题,今后如何杜绝?”“遭遇政府‘一地两卖’企业3年办不下规划手续,是谁失职?”“电网改造电力工程公司报价贵150万,市里开了七八次协调会才送电,这是不是‘电老虎’作风?”……这一连串热辣的追问出现在8月26日举行的2014湖北省“问作风、问环境、促发展”媒体问政现场直播特别节目中,这场媒体问政由湖北省纪委、监察厅、省纠风办联合湖北省广播电视台举办,湖北省公安厅、省住建厅等与经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的部门主要负责人接受问政。
早布局暗访揭短
电视问政活动自2011年从湖北发轫,是对新闻监督与党内纪律监督、行政监察结合新模式的探索,得到湖北省委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社会影响和监督效果与日俱增。新年伊始,省委常委会就决定省级每年举办一场媒体问政。省委书记李鸿忠要求,强化监督检查,优化发展环境。2月,省纪委常委会按照省委意见,研究了2014媒体问政活动的方案、主题、细节,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侯长安要求:“要精心组织好媒体问政活动。省级问政要体现省级层面的特色。”4月,省纪委办公厅制定了《湖北省媒体问政指导意见》,下发全省,指导全省各地开展媒体问政工作。
为了组织好这场夏季媒体问政,湖北省纪委、省监察厅、省纠风办选取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纠正损害市场主体利益突出问题的专题,组织湖北省政风行风“四位一体”成员单位的10多名电视台、电台记者,组成3个暗访组奔赴全省17个市州,历时3个多月,探访30多个县市,筛选近百条信息,拍摄短片20多条,为媒体问政提供了充足的“重磅炸弹”。
真问政直击顽疾
水库承包合同被废止,江苏老板千万投资打水漂;个私协会会费超标收,会费成为唐僧肉;检测费与职工绩效考核挂钩,局长竟称“不把肚子搞饱,怎样搞工作”…… 9条暗访短片,曝光了相关部门在行政审批、执法罚款、招商引资、协会会费收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令现场观众唏嘘不已。
面对一条条暗访短片,台上的厅局长们头上冒汗,纷纷表示“很痛心”、“很震惊”、“坚决查处,举一反三!”广水市市长黄继军说:“短片暴露了一些干部消极懈怠的工作作风,也体现了他们对企业家利益的漠不关心。我感到很愧疚!”省工商局局长刘源超真诚道歉:“我真诚地向受到不当行为伤害的各位私营业主说声对不起。我们对此一定要严肃查处。”省安监局局长刘旭辉怒斥:“恩施州安监局长的回答我不满意!”
现场布置匠心独运。问政现场一边是6个被问政部门的厅局长、主要业务处室负责人,另一边是行评督查员、媒体代表、社会观察员组成的问政嘉宾,另外还专设2名点评嘉宾。
环节设置环环相扣。节目以播放问题短片、主持人提问、被问政嘉宾回应、问政嘉宾追问、点评嘉宾点评或现场嘉宾评价等环节交替进行。与过去相比,节目最后还增设了现场投票环节,邀请了来自全省各地50位企业家和个体户作为被问政部门服务对象代表进行满意度投票,客观、真实而又直接的评价让台上的厅局长们不再自我感觉良好,而是对自身的工作来了个重新审视。
本次媒体问政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节目直播时,在线关注的网友有136万人次,网络、电话互动也异常火爆,短短2小时的直播时间,湖北省政风行风评议“四位一体”平台共收到咨询投诉489件,受理有效投诉321件,现场直播的湖北电视台当天收视率省网排名第一。
严问责曝光督办
媒体问政结束后,省工商局立即责成涉事工商局处理该市个私协会用20多万元会费购置会长专车的问题,违规会长被免职,专车被收回。省质监局责成涉事的质监局退还所有违规收费,对违规下达收费任务的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并在全省开展检验检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对外服务窗口、机关作风等6个领域的专项整治。同时成立9个明察暗访组,深入全省各地企业、单位开展明察暗访。
为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湖北省纪委、省监察厅、省纠风办还在问政后建立了问题后续调查处理、追责问责、公开曝光的完整链条,形成了闭环效应。给相关部门和地方下发了16份督办函,要求各地各单位对涉事单位和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处理到位之后,省纠风办还将对处理结果在全省范围内进行通报,起到教育警示、有效震慑的作用。(通讯员 李晓菁 刘时俊 赵宁 记者 金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