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国资委:廉洁二字值“千金”
截至7月底,福建省属所出资企业资产总额增至8539.81亿元,同比增长19.3%;2014年1至7月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6.06亿元,同比增长13.4%;上交税费总额62.96亿元,同比增长12.3%……一个个枯燥的数字,却验证着廉洁二字值“千金”硬道理。
2013年7月,一份名为《关于在所出资企业中深入开展建设廉洁国企活动的指导意见》的文件,正式下发各所出资企业。由此,福建省国资委以打造廉洁国企为载体,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要求,着力提高企业廉实力的廉洁国企建设活动拉开了序幕。
理念先行,使廉洁成为企业干部职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价值理念和自觉行动。2013年,福建省国资委组织近年新提任的56名所出资企业领导人员进 行集中培训和廉洁谈话,并筛选15个典型案例,汇编成《全省国资系统违纪违法案例选编》,加强警示教育。今年,又分两批对330余名重要子企业领导班子成 员进行集中教育和专题培训,分批次组织930余名所出资企业、重要子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和集团本部中层管理人员,参观省党风建设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各所 出资企业也把廉洁教育作为建设廉洁国企活动重要工作,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并采取多种形式,持续深化,广泛营造廉洁氛围。
制度为本,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2013年1月,健全完善所出资企业主要负责人每年向省国资委述职述廉制度,开展所出资企业主要负责人向出 资人代表述职述廉工作。今年3月继续组织16家省属所出资企业一把手进行大会或书面述职述廉,接受询问、点评和测评。出台《关于企业“三重一大”决策事项 实行专项报告的规定》,要求省属所出资企业每月5日前向省国资委报告上个月“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截至7月,16家省属所出资企业共报告“三重一大”决策 事项1018项。修订出台《诫勉(警示)谈话暂行办法》、《任前廉政谈话暂行办法》、《关于纪委书记同下一级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谈话的暂行办法》三项制度, 使“拉袖子”制度化、常态化。
监管为重,强化对企业权力行使的有效监督。紧盯国有企业最容易滋生腐败的“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等权力,绝不允许由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合理界定 企业党委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职责范围,建立健全各项议事规则。深化效能监察,加强对企业重大决策、重点建设项目、重组改制和产权交易等情况 的监督检查。深入推进企业党务、厂务公开,切实保证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重拳查案,对所出资企业党员干部形成强大震慑。要求所出资企业力争每年都有自办案件,2013年以来,省国资系统纪检监察机构共受理信访举报255件,初核案件线索103件、立案20件、党纪政纪处分21人。
科技支撑,提高工作的科技含量。省国资委和各所出资企业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有效运用到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等环节,使抽象的权力变得可视、可控、可查、可纠,最大限度压缩暗箱操作和权力滥用、私用的空间。
一年来,省国资委党委、纪委相继出台33项制度文件、召开6场座谈会交流会推进会,举办5期培训班,不仅把廉洁的种子扎根国企,也强化了企业各级党 组织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就是失职的责任意识,党委(党组)不断强化主体责任意识,纪委切实发挥监督作用,企业全员参与。如今,廉洁国企已经成为 福建国资系统的一张名片,出现了廉洁福能、廉洁高速、廉洁福船、廉洁福汽等一批体现企业特点的廉洁建设活动品牌。(官金灿 林祖兴 卢东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