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管领导分批接受廉洁从政专题培训
11月26日,江苏省南京市首期市管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专题研讨班结业,35名来自各区、部委办局的市管正职、副职领导干部接受了为期3天的“廉政培训”。
从今年起,南京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将分期分批对全市市管领导干部进行廉洁从政专题培训。
专题“廉训”让人解渴
该班是南京市首个以廉洁从政为主题的市管干部专题培训班。过去,廉洁从政课程大多融于各类培训之中。“这样,容易将廉洁从政教育‘淹没’于众多课程之中,不能给参训的党员干部留下深刻印象,廉洁培训成效容易打折扣!”市委党校负责人告诉记者。
培训班为期3天,课程安排了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作风建设、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廉政建设、惩治预防腐败等丰富内容。从5堂专题辅导到1场主题研讨,全过程聚焦“廉洁从政”主题,突出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
“凸显‘廉洁从政’主题,加大‘廉政教育’授课比重,一方面旨在引导这些市管干部真正从内心深处增强‘高压 线’意识,坚守‘底线’、不踩‘红线’,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党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起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意识,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扛起 来!”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此次参训的35名学员均系各区委、区政府领导,各部委办局领导,其中多名为市管正职。
培训期间,5名党建理论专家、纪检监察实务专家应邀为学员作了专题辅导。权威而有“料”的生动解读,令学员们连呼“过瘾”、“解渴”。
“主体责任”成为“热词”
“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首要的是要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早教育、早提醒,遏制腐败于萌芽状态。宁可承受干部的怨恨,也不要出事后的悔恨!”市交通局副局长王晨江道出了“履行主体责任,关键在主动”的观点。
鼓楼区委副书记陆敏,曾担任过六合区、原下关区的纪委书记。“打‘老虎’、拍‘苍蝇’,固然提振人心,但是更 长远的,应该是从这些‘老虎’、‘苍蝇’的滋生中,找准党委主体责任缺位这一深层根源,从而真正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全方位系统治理,切实让 ‘老虎’、‘苍蝇’无生存之地!”他说。
26日下午,培训班围绕“如何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麻辣味”十足。35名学员争先发言,原定1个半小时的研讨,超过了40分钟,大家依然“意犹未尽”。
据悉,主体责任培训贯穿了此次培训的全部课程。24日,开班首堂课,就是由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何德剑讲授《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详细解读“两个责任”的丰富内涵、实现方式。
“主体责任是这次培训出现频率最高的‘热词’。课上,教授讲;课下,相互讨论大家讲!”一位区委常委、副区长告诉笔者,“以前总认为抓党风廉政建设是纪委书记的事,现在明白了,作为区委常委,我在分管部门、分管工作中,同样有抓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
事实上,“副区长不知道自己有责任抓党风廉政建设”的现象并非个案。“许多行政领导尤其是行政一把手都有着党 内职务和身份,但有的领导往往只重视自己的行政职务,除了讨论人事工作外,对党内职务有时就不是很在意。”《中国纪检监察报》曾在5月13日的“本报评论 员”文章中尖锐指出,你称呼他某局长,他会答应,而称呼他某书记,他就可能不知道是在叫谁了。
“这很不正常。我们组织这些‘区长’、‘局长’们接受廉洁从政专题培训,就是要让他们明白,不管你的行政职务听起来如何‘顺耳’,也必须始终牢记自己的党内职务,切实履行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市纪委负责人说。(通讯员 吴德 席爱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