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正风肃纪新常态
前10月查处“四风”问题1630起,党纪政纪处分657人。江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狠刹“四风”,形成——
正风肃纪新常态
记者 施新华 通讯员 李伟
今年1月至10月,江西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和“四风”问题1630起,处理2552人,党纪政纪处分657人……江西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创新检查方式,日常监督不留盲区;紧盯节假日,查纠“四风”持续发力;完善制度链,防止“四风”反弹,正风肃纪新常态下,“不敢腐”的氛围逐渐形成。
“‘四风’问题具有极强的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长期抓、全力抓,不仅要见‘时效’,更要见‘长效’。对踩制度‘红线’的,要零容忍,始终保持整治‘四风’的高压态势。”江西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周泽民多次强调。
揭掉“隐身衣” 日常监督不懈怠
针对利用现代物流快递送礼,以礼品册、提货券代替实物商品,利用电子商务提供微信红包、电子礼品预付卡送礼等新问题,宜春市纪委16个常态化督查组及时改进监督检查方式。截至12月4日,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24起,党纪政纪处分74人,曝光典型问题62个。
吉安市纪委对单位内部食堂、农家乐等进行突击检查,查处公款大吃大喝等“四风”问题297个。
省直机关纪工委3个暗访组加大对公车私用问题的督查力度,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周某利用公车接送孙子被抓现形。经省交通厅党委研究决定,周某被予以党内警告处分。……
“偏远地区既不是反‘四风’的盲区,也不是顶风违纪人员的‘温柔港湾’。”江西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吕伟介绍,“有的人以前在豪华酒店大吃大喝,现在改为去山里吃野味;有的人,把豪奢婚丧嫁娶事宜由在城里办改到回农村老家去办……对这些‘四风’问题‘隐身衣’、‘新动向’,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早已注意到并采取了相应措施。”他说。
他递给记者一份《违纪问题查处统计表》:今年1月至10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和“四风”问题1630起,处理2552人,党纪政纪处分657人;查处党员干部涉赌案件195件263人;清理在企业兼职党政领导干部1079人。
“谁敢顶风违纪,就一定会受到党纪严惩。”吕伟表示。
紧盯节假日 查纠“四风”不打烊
“元旦、春节、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县纪委除留下值班干部外,兵分三路。”东乡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葛斌介绍,一路抽查各单位人员在岗值班情况,另一路到各景点、会所、高档娱乐消费场所暗访,第三路则协调税务、审计、工商等部门工作人员到旅行社、酒店查阅账目。
记者了解到,为防止节假日期间“四风”抬头,江西省纪委监察厅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并要求党员领导干部节日期间严格遵守厉行节约、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做到“六不一带头”,即不收受和公款购买、赠送各种节礼;不滥发津贴、补贴、奖金;不公款旅游或变相公款旅游;不公款吃喝、公款安排高消费健身、娱乐活动;不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不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该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监督执纪问责的“螺母”拧紧,持续发力。
抚州市纪委坚持“节前教育提醒、节日明察暗访、节后公示反馈”的节日廉情常态化监督,今年以来,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144件,处理党员干部220多人,通报141起典型案件。
分宜县纪委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抓,督促党员干部克服侥幸、观望等心理。今年以来,全县收缴违规发放的津补贴130多万元。……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正‘四风’就得一锤接着一锤敲,锲而不舍正风肃纪。”省纪委常委、省监察厅副厅长王仁辉介绍,为防范“节日病”,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先后组成400多个检查组进行明察暗访、突击抽查。对顶风违纪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典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完善“制度链” 防止反弹不松劲
“对‘四风’问题的‘新变种’、‘隐身衣’,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江西省纪委常务副书记陈尚云认为,重点是要从根本上切断滋生“四风”的“基因链”。因此必须抓紧建立健全反对“四风”、改进作风的各项规章制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围绕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我省先后出台了《江西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细则》、《江西省纪检监察机关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监督检查的暂行办法》等制度。”吕伟道。
江西各地市也结合实际建章立制,从源头上防范“四风”问题发生。宜春市制定了《国家工作人员“为官不为”行为问责暂行办法》、《领导干部工作调动带走公车的处理意见》;南昌市湾里区出台了《关于严禁党员领导干部利用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的通知》,等等。
记者还了解到,针对有关制度落实情况,该省坚持每两个月通报一次纠“四风”工作,每季度开展一次明察暗访,每半年进行一次集中检查。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纪委就要对‘四风’等歪风邪气敢出手。”周泽民语气坚定地说,“对顶风违纪、我行我素者必须严肃查处,切实提高监督执纪问责的震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