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镇(街)纪委书记轮流“充电”
每天早上9点上课,下午5点半下课,住宿舍、吃食堂,自带学习、生活用品,班级和小组不能以集体活动为名请客聚餐,全体学员不准带车入校……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广东省1581个镇(街)的3015名镇(街)纪委书记、专职副书记分批重新体验了一次校园生活。
“这真是‘新媳妇上轿头一回’!”2月3日,谈起曾经在中山大学大学城校区参加的培训,即使半年过去了,阳东县合山镇纪委书记李开亮仍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以前顶多是参加市纪委组织的会议、培训,省纪委的培训想都不敢想啊!”
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12月起,这场针对全省镇(街)纪委书记的全员轮训,已成功举办18期,每期12天;平均每期培训人数约170人,累计培训学员3015名,其中,镇(街)纪委书记1560名、专职副书记1455名。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在广东省尚属首次。
目前,广东省1581个镇(街)的纪检监察干部占镇(街)党政干部总数的14.5%,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办案力量。
“举办镇(街)纪委书记培训班,是省纪委常委会抓基层、打基础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广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在与第一期培训班学员座谈时的一席话,道出了此番集体“充电”的意图所在。
“我在粤西调研,有的乡镇纪委只配备一名副书记,还是兼职。”黄先耀表示,基层乡镇纪检队伍的状况令他颇感意外。
2013年底,省纪委对镇(街)纪委书记履职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128名调查对象中,有81人分管其他工作;镇(街)纪委书记用在纪检监察工作上的时间平均是60%。另一项统计显示,目前该省1581个镇(街)的纪检干部共6600多名,约占全省纪检监察干部总数的1/4。
两项数据对照可知,镇(街)纪检干部队伍并不小,但真正全身心抓监督执纪问责这一纪检监察工作主业的人并不多,职能泛化,甚至是主业变副业的问题严重。
对症下药。广东省纪委决定对全省镇(街)纪委书记开展轮训,重点提高其聚焦主业主责能力。
乳源瑶族自治县大布镇纪委书记罗凯结合自身经历告诉记者,培训涵盖15门课程,包括7门纪检监察业务课程和8门公共课程,黄先耀书记还亲临课堂与学员座谈,省纪委多名室主任对学员进行“实战”培训。
记者翻开镇(街)纪委书记培训班的课表,看到《切实落实“三转”,推动纪检监察工作》、《案件查办的基本程序和方法》、《纪检办案的谈话技巧和方法》、《广东再先行一步:综合改革与防治腐败》……这份“充电套餐”涵盖了反腐倡廉基本理论、案件检查、案件审理等纪检监察业务和实用法规等相关内容。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三年多的吴卓翰第一次参加此类培训班。他说,他印象最深刻的课程是《广东再先行一步:综合改革与防治腐败》,这堂课中涉及中央和广东省历年来的改革思路以及反腐败制度建设相关内容,让他受益匪浅。
此外,为更直观加强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认识,增强“实战”能力,培训还特设流动课堂,组织学员到周边工作示范点实地参观学习。
随着镇(街)纪委书记大轮训结束,这剂注入基层的“猛药”已渐渐显出“药效”。
一些乡镇纪委改良升级办案方式。“有别于以前的常规监管,我们现在是攻其不备,不打招呼、战前点兵,对一些部门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突击检查。”据占陇镇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镇2014年立案查处7人,而仅2015年1月镇纪委就已立案查处8人,比2014年全年还要多。
有些基层纪委则大胆借力网络。丰顺县推出网络“密码举报”,密码举报网站由专人负责管理,其他任何人只能凭举报时系统随机生成的编号和举报人设置的密码才能登录查看举报情况,举报人可以随时登录系统补充掌握的信息情况,双方还可以约定时间在系统上进行即时对话。密码举报网站开通3个月时,就收到举报25件,占同期信访举报总数的55.6%,其中应核查10件,已核查10件,转立案2件,分别占同期总数的76.9%、71.4%、66.7%。(记者 王景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