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步伐不变惩贪腐
“黔东南州岑巩县委常委、副县长杨明接受组织调查;毕节市织金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局长王招勋接受组织调查;贵州茅台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房国兴因严重违纪,被移送司法机关……”截至3月17日,2015年贵州省纪委监察厅官方网站共通报38起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
今年,贵州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踩着不变的步伐,重拳反腐再加力。1至2月,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7935件,同比上升21.1%;立案1035件,同比上升60.2%;给予党纪政纪处分941人,同比上升51.8%。
紧盯大案,纪委过节“没闲着”
“线索摸排、情况整理、约谈相关人员……”从元旦到春节假期,“没闲着”成为贵州省纪委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的常态。他们紧锣密鼓地对贵阳市委常委、观山湖区委书记丁旭东,贵州赤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欣雁,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副巡视员陈建州等涉嫌违纪违法案件进行调查。
“凡腐必反、除恶务尽,拔‘烂树’、治‘病树’。”在十一届省纪委四次全会上,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宋璇涛明确表示。
为实现案件的突破,省纪委纪检监察室的同志元旦、春节期间全员在岗。除夕夜,大家围坐在一起,一顿工作餐就是“年夜饭”。
“有些案子的证据收集容不得你过7天长假。假期虽然得不到休息,但看到手上案子的证据在一个一个扎紧,心里感觉很充实。”省纪委一位参与办案的同志说。
1月2日清晨,遵义市委批准对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局长杜西德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进行立案调查。市纪委20多名办案人员立即取证、谈话、询问……经过20多天夜以继日的苦战,1月28日,当事人被给予纪律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
同样“没闲着”的还有其他市州的纪检监察干部。今年前两月,贵阳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478件,立案85件,结案66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73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316件,初核209件,立案88件,党纪政纪处分92人。正是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办案人员的坚守,让一批大案要案得以迅速突破。
统管线索,快查快办敢“亮剑”
1月16日,黔东南州纪委对该州公安局交警支队后勤财务科主任科员李凯收受贿赂案进行立案调查。2月10日李凯被移送司法机关。
兵贵神速,得益于该州2014年11月出台的《党员干部问题线索和案件查办统一管理指挥办法(试行)》。
通过建立案件查办统一管理指挥平台,黔东南州纪委将省公安厅移送的此案线索进行分析后,州纪委统一指挥调度,由州第六纪工委牵头,抽调5名纪检监察干部参加,不到一个月就将案件查结。
实现干部问题线索的归口管理和案件查办的统一协调指挥,是贵州省纪委推进案件查办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2014年底,贵州省纪委出台《关于建立省直单位纪检监察机构案件查办协作机制的工作方案》,通过划分七个协作组,由省纪委监察厅分管常委、副厅长任组长统一调度,对省直派驻机构案件线索实行分级归口管理,并就协作条件、程序、人员作出明确规定。
随后,全省各市州陆续出台案件线索统一管理办法,配套建立完善问题线索处置的相关制度,使“出剑”速度更快。黔东南州明确规定:“下级纪委暂存干部问题线索比例一律不得超过10%,对各级党政一把手的问题线索一律随收随报。”
安顺市在调查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原党工委书记杨开华违纪违法案件时,发现其他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调查组按规定将线索上报市纪委。市纪委统一抽调18名纪检监察干部交叉办案,仅用20天时间,就将黄果树建设规划局原局长潘利峰等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查清。
创新机制,整合力量出重拳
1月4日,水城县第二纪工委监察分局立案查处了六盘水市第十九中学原校长、会计、出纳等人贪污、受贿、违规私设小金库案。涉案人员于1月24日被移送司法机关。
“原来教育局纪检组就两个人,又在‘同体监督’的尴尬中,要查清这样的案子需要好几个月。成立纪工委后,力量得到整合,查办案件时也少了很多顾虑。”水城县第二纪工委委员、教育局纪检组长李京波说。
之前,纪检组长既是纪委派驻的“监督员”,又是部门的领导班子成员,同时担任“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角色,执纪监督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工作放不开手脚,有的纪检组几年没有办过案。
针对派驻机构设置分散、人员单薄、“不能”办案等问题,贵州省按照“重点派驻、系统管理、全面监管”的原则,将市、县3755个纪检组监察室整合为507个纪工委监察分局,实现派驻机构之间的资源整合;纪工委监察分局的人员编制、职数、党群关系、行政关系都由派出机关管理,干部由派出机关会同组织部门提名考察或任免;纪工委监察分局对派出机关负责,接受其直接领导。这实现了纪检监察机关和派驻机构的资源整合,理顺了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月11日,榕江县扶贫开发办主任李勇贪污受贿案被移送司法机关。李勇贪污受贿行为涉及其担任榕江县栽麻乡乡长、党委书记及榕江县扶贫办主任多个时期,案情复杂、涉及面广。榕江县整合县纪委、县第三纪工委和乡镇纪委办案力量,一个月时间就将案件查结。
与此同时,贵州省纪委还相继出台了派驻机构管理、巡视巡查等制度,真正实现办案力量的“兵团作战”。(黔清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