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清廉头条

西藏:盛开在地震废墟上的格桑花

发布时间:2015-05-07 08:59:45 浏览: 415

 

盛开在地震废墟上的格桑花——西藏纪检监察干部严格监督执纪确保廉洁救灾

有这么一种花,它们生命力尤为顽强,视恶劣环境为等闲,把艰苦条件当养分,开遍雪域高原的角角落落,迎风不惧、临霜无畏,争相吐艳、香飘万里,被藏族人民奉为圣洁之花、吉祥之花。这种花,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格桑花。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把履职尽责作为天职,在灾难面前临危不惧、勇往直前,在监督执纪中动真碰硬、刚正不阿,被地震灾区群众亲切地称为格桑花。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纪检监察干部。

圣洁——丹心铁骨忠于党

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在“4·25”地震中受灾特别严重,边陲名镇樟木镇因交通中断一度沦为孤岛。聂拉木县纪委监察局副局长普布赤列的老家就在樟木镇立新村,地震发生时,他母亲一人在家无人照料。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普布赤列忧心如焚,恨不得生出一双翅膀,立即飞回40公里外的母亲身边。可他知道,有很多母亲需要救援,有很多生命渴盼安全,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应该担起更多责任。他第一时间赶到县民政局仓库,担负起监督救灾物资发放的任务。

在物资发放过程中,普布赤列详细记录每项物资的发放情况,并认真核对剩余物资,确保账物相符。普布赤列告诉我们,为了规范救灾资金、物资管理,县里及时出台了《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办法》,对抗震救灾专项资金、捐赠资金管理监督等方面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当同大家一起把棉被、糌粑、矿泉水等救灾物资及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时,累得身体透支的普布赤列面朝老家的方向,双手合十,默默祈祷:阿妈啦,儿子赶不回您的身边,您老人家可千万要平安吉祥……”

普布赤列的日记本上有这么一句话:我是一朵格桑花,心向太阳绽放;我是一名农奴后代,丹心铁骨忠于党。

在地震灾区,像普布赤列一样公而忘私、忠于使命的纪检监察干部有很多:吉隆县纪委副书记赤列、监察局副局长谭亚君,聂拉木县琐作乡纪委书记次仁……他们在灾难面前,强忍满心牵挂,舍小家、顾大家,英勇顽强、首当其冲,连续战斗,体现了纪检监察干部的高尚品质。

刚毅——严格执纪克时艰

 “4·25”地震发生以来,西藏自治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抗震救灾工作部署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毫不含糊。426日,自治区纪委紧急下发了《关于严肃党纪政纪确保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的通知》,强调抗震救灾是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要求以铁的纪律保证中央、自治区党委抗震救灾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426日凌晨155分,吉隆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韦海英根据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王拥军电话指示精神,主持召开县纪委监察局紧急会议,对地震救灾物资监管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带领3名纪检监察干部分两组冒着余震危险连夜深入灾区,对捐助资金物资的接收、发放、使用等情况进行现场监督。

日喀则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扎西泽仁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必须严明救灾纪律当好监督员,切实加强救灾款物的规范管理和统筹使用,严格执行救灾款物的筹集、分配、拨付、发放、使用等方面的管理规定。

据日喀则市纪委监察局局长辛春弟介绍,市纪委监察局已抽调7名同志,与审计、财政、民政、发改等部门人员组成联合监督检查组,于51日、2日深入受灾最为严重的聂拉木县和吉隆县,围绕抗震救灾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党员干部履职情况进行了重点督查,未发现党员干部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失职渎职、敷衍塞责、慢作为或不作为和无故截留挤占、虚报冒领救灾物资现象。

截至目前,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受灾严重的吉隆县抗震救灾工作有条不紊,9313名受灾群众吃、穿、住、行基本保障到位。聂拉木县樟木镇6000余人已被安全转移至拉孜县安置点。

馨香——真情关爱暖人心

在拉孜县安置点的一片开阔地上,900顶帐篷整齐分布,安置在这里的群众自发地在各自帐篷顶上悬挂国旗。远远望去,鲜艳的五星红旗猎猎飘扬。这里是受灾群众的临时家园,也将是他们整装出发的起点。

拉孜县纪委监察局干部职工把樟木镇转移群众的这个临时家园当成了自己的,尽心竭力忙前忙后,无微不至事必躬亲。哪家缺物资、哪户孩子生病了,谁的伤势可能恶化、谁心理需要疏导,每件事情都装在他们的心里,每项服务都有他们的身影。

在地震中失去4位至亲的西热坚参就在拉孜县安置点。他说:在灾难中我失去了亲人,可人民子弟兵和党员干部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就像亲人一样,为我们送来物资、送来温暖,帮助我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刻。

 “大家从樟木镇来到拉孜,这里就是他们的家。拉孜县纪委书记德吉卓嘎说,我们每天带领志愿者在现场为群众服务,监督救灾物资发放和干部职工在岗履职情况,目的就是让失去家园的人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党的关爱。

 “有你们的地方,就有格桑花的馨香。你们灿烂的笑容,是黑暗中明媚的阳光;你们忙碌的身影,是我们不灭的希望。一位喜欢写诗的受灾群众向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袒露心声:废墟上,必将重新耸立宽敞的楼房;伤痛后,必将找回曾经的幸福吉祥……”(赵英)

 

更多推荐
更多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当新年的钟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悠悠回荡,我们站在时间的转折点上,回首过去一年,全球政治舞台上涌动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浪潮。...
2024-12-31 09:54
【清廉网】​(滁纪宣)戏曲剧本《金巴掌》的细腻描绘中,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优良家风如清泉般流淌;微电影《拆毁人生》深刻真实的镜头下,刻画出拒...
作者:滁纪宣2024-12-17 10:16
【清廉网】​(宋杰)近日,九江市柴桑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妇联组织开展“夫妻同上廉政课 共树勤廉好家风”专题“一堂课”活动,全区近年来新提拔领导干...
作者:宋杰2024-12-17 10:13
【清廉网】​(德纪宣)“宣讲团为我们阐释了好家风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作用,选取的案例也非常富有感染力,我感觉受益良多。”近日,齐河县纪委监委与该...
作者:德纪宣2024-12-17 10:10
【清廉网】​(邱瑞丹)一朵朵象征廉洁的莲花跃然纸上,一幅幅遒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映入眼帘,一句句醒世警言直抵人心……近日,洛宁县纪委监委联合县教...
作者:邱瑞丹2024-12-17 10:07
【清廉网】​(熊媛媛 潘雪松)“经过今年的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如今的通津巷与戒烟巷已经完全变了样,感谢巡察组的帮助。”日前,随州市曾都区委巡察...
作者:熊媛媛 潘雪松2024-12-17 10:05
【清廉网】​(何文)近日,益阳市资阳区迎风桥镇国基文化广场游人如织,在月琴、渔鼓的伴奏下,弹词艺人正在表演益阳弹词《九齿传后人》,“祝寿时,...
作者:何文2024-12-17 10:02
【清廉网】(卓上鼎)近年来,万宁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廉政档案“指南针”作用,聚焦“建”“管”“用”三个关键环节,全过程记录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情况...
作者:卓上鼎2024-12-17 09:58
【清廉网】(余长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线,切记勿起贪念,愿你言行有度,熟不逾矩,在人生的道路上一路彩虹……”...
作者:余长林2024-12-17 09:55
【清廉网】​(刘松琳 )孟连素有“龙血树故乡”的美誉,近年来孟连县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将乡土特色与绿美行动结合起来,打造了以龙血树、...
作者:刘松琳2024-12-17 09:51
【清廉网】(赵美娟)近年来,旬邑县纪委监委立足实际,深入挖掘整理本地红色资源中的廉洁因子,持续深化清廉旬邑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作者:赵美娟2024-12-17 09:48
【清廉网】​(唐玲 王维)正值金秋时节,内江市资中县盘龙寺村的一片金黄稻田为乡村披上了丰收的盛装。沿田埂一侧,一道木制的“清风廊”映入眼帘,...
作者:唐玲 王维2024-09-23 20:23
【清廉网】​(丁鹏 )走进玛纳斯县凉州户镇吕家庄村,一排排农家院落错落有序,一幅幅剪纸墙画趣味盎然,吸引过往村民驻足,剪纸馆内一朵朵红纸、一...
作者:丁鹏2024-09-23 20:16
【清廉网】(磐计轩)“你们上门讲解合规建设法律知识,让我们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们将率先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项合规...
作者:磐计轩2024-09-23 20:13
【清廉网】​(杨文俊)夏县纪委监委持续用好本土廉政资源,深入挖掘传承司马光廉政文化,精心编印《司马光廉洁与家风家训文化选编》读本。...
作者:杨文俊2024-09-23 20:09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