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通城县加强纪委对同级党委监督破题
今年3月,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能强和党员副县长李军平带头,与4名乡镇、部门党委(党组)书记一道,首次在县纪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上进行述责述廉,现场接受28名县纪委委员面对面提问和民主测评。这是咸宁市委《关于加强纪委对同级党委监督工作的意见》印发后,通城县加强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倒逼党委主体责任落到实处的有效尝试。
报告坦言不足、不遮问题。各述责述廉对象首先围绕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个人廉洁自律等党风廉政建设内容述责述廉,向县纪委委员坦言不足、直面问题。王能强同志报告了县纪委协助县委履行主体责任有差距,导致一些地方和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上紧下松;反腐倡廉群众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不高,半年反腐倡廉民意调查工作全市倒数第一等8个方面问题,及个人存在调研检查不深入、到通城工作3个月很少到基层单位督导,执纪监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等4个问题。李军平同志报告了抓分管部门党风廉政建设有欠缺,部分系统和单位发生腐败案件;没有弛而不息、一以贯之抓“四风”问题,分管部门专项整治工作进展不平衡等7个问题。6位述责述廉对象共报告了38个方面的问题。
提问一针见血、不留情面。作完述责述廉报告后,6人依次接受县纪委委员的提问和点评。县纪委委员的提问,既有开门见山的发问,又有连珠炮式的追问,还有一针见血、不留情面的质问。县纪委委员发问王能强同志“县纪委去年查办案件数量有明显增长,但总体质量不高,今年该怎么办”;发问李军平同志“近年我县多名领导干部因插手工程项目建设相继落马,你作为分管土管城建领导如何避免类似问题发生”;还发问其他述责述廉对象“你单位去年发生下属单位领导干部受人情税案件,你作为部门负责人是否存在主体责任缺失”等问题。面对一连串的问题,有的乡镇、部门党委(党组)书记被问得阵阵冒汗。县纪委委员句句言辞犀利、辣味十足、切中要害的提问,与各述责述廉对象一一认真诚恳的回答,形成交锋,让人印象深刻。李军平坦言:“面对这种形式的提问质询,不仅要自身干净,而且要敢抓敢管,不然真过不了关!”
测评客观实在、不走过场。述责述廉与现场问答环节结束后,进入最后一个环节,即民主测评。述责述廉报告内容全面不全面、重点突出不突出、措施实在不实在,回答问题态度诚恳不诚恳、大家满意不满意,都被列入测评内容。28名县纪委委员填写完测评票后,大会专门留出15分钟时间,由工作人员当场收票、当场统计、计算出每名述责述廉对象的综合满意率。最后,由大会主持人当场公布测评结果。测评结果表明,大多数述责述廉对象获得了大家一致认可。整个民主测评过程公开透明,测评结果客观实在。在述责述廉对象在场的情况下公布测评成绩,对排名靠后的述责述廉对象形成了压力,对这次未列入述责述廉对象的县委委员、县政府党组成员及乡镇和部门党委(党组)书记也是一个有力的鞭策。得分排名最后的县卫计局党委书记雷明顺表示,今后一定要“主动接受监督、深刻剖析问题、自觉开展整改,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上、抓在手上。”
整改立即落实、不放空炮。建立述责述廉结果运用机制,确保述出压力、议出动力、评出活力。对民主测评不合格的,予以诫勉谈话。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各述责述廉对象在县纪委全会上作出整改承诺,会后立即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在规定时间内迅速整改到位,县委办公室和县纪委定期检查督办。各单位自查和县纪委委员提出的涉及43个方面的问题3个月时间全部整改到位。“除乡镇和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外,1位县委常委、1位党员副县长等县领导向县纪委全会作述责述廉报告,而且现场对他们进行提问、测评打分,开展这种面对面真刀真枪的监督,是头一次。”五里镇镇长刘斐认为,这是加强纪委对同级党委监督的有效方式。“疮疤见光易好,伤口捂着易烂。”县委书记姜卫东表示,党委成员向同级纪委全会述责述廉、现场接受纪委委员质询评议,通过晒问题、找症结、敲警钟,可以唤起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刻反思、促进“两个责任”落地生根。
强有力的监督,带来推进工作的好效果。通城县在全市率先完成县纪委内设机构改革、率先建立办案协作区、率先开展“三不腐”机制试点。今年以来,通城县委主要领导同党政班子成员就“两个责任”清单进行签字背书,组织专班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约谈县“四大家”有关领导12人。今年1-4月份全县查办案件同比增长135%,居全市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