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八争”争出廉政新活力适应工作新常态
去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紧紧围绕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争出经验、争人才、争现场会及经验交流会、争融资规模、争改革的“八争”活动,“八争”争出了廉政新活力,适应了工作新常态。
争政策搭建发展平台。为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该县不断加强与上级部门联系沟通,积极跟踪国家政策信息,力争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真正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实现了每个部门都有政策可争、有政策红利可享、有政策优势可用。共争取了普觉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太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申请成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松桃苗族自治县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的成立、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参照公务员管理等政策。
争项目做大经济总量。为切实改善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条件,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速度,增强发展后劲,该县发局等部门深入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结合实际认真搞好产业策划,组织各部门、乡镇和企业超前储备一批项目。在向上争取过程中,相关部门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大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努力争取国家、省、市更多的项目支持,向上争取了苗王湖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农产品检测检验体系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等207个项目,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战略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保障。
争资金破解发展难题。科学掌握向上争取专项资金的方式方法,了解国家及省重点扶持的行业和领域,掌握资金投向,了解资金划拨部门运行方式。根据专项资金投向编制申报项目。各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争取,主动作为。全县争取到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农村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等共计34727万元,为同步小康创建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争出经验推出先进典型。该县明确创先争优目标、理清创先争优思路,找准与“先进”和“优秀”的差距,激发了争出松桃经验推出先进典型的内生动力。相关部门整合资源、集中打造、责任落实、创建典型,共推出小城镇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山村幼儿园全覆盖、网格化管理模式、高中教育县城化等经验和典型,为松桃经济社会发展塑造典型和样版。
争人才强化智力支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将特色经济战略与特色人才战略相结合,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为重点,以盘活用好现有人才为着力点,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环境,拓宽经济发展之路。共引进人才117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人、全日制度本科111人)、教育系统3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人)、卫生系统5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人)、气象局4人、环保局5人(其中研究生1人)、水务局2人、编委办1人、统计局2人、公安局5人、农牧科技局6人、财政局1人、县交易中心1人、计生局1人等。
争现场会及经验交流会营造氛围。切实找准与“先进”和“优秀”的差距,积极争取现场会及经验交流会,努力营造争取发展、推动发展、加速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氛围,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共争取了全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现场会、全市档案现场会、全省人口计生“双诚信、双承诺”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全省油茶现场会、全省畜牧渔业发展暨现场工作总结会、全省教育工程建设现场交流会、全市山村幼儿园现场会、全省小城镇建设经验交流会、全省小康村小康寨建设现场会、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现场会等在松桃召开。
争融资规模盘活资金。积极采取多种途径促进融资,扩大融资规模。坚持专业融资、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盘活资产、提高效益的原则,积极构建投融资平台,大力度筹措资金,实现投融资金在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效率最大化;主动服务,加强协调,加大对小额贷款、融资担保、投资理财等公司账务监管,优化金融服务环境,确保金融市场规范运行。通过采取“引银入松”、鼓励乡镇设立银行网点等方式做大金融“蛋糕”,全县完成投(融)资资金1301971万元。
争改革激发发展活力。理清改革思路,明确改革路径。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努力实现规定动作不折不扣,自选动作创新发展;坚持强化各改革主体责任,促进改革任务落地生根,以主动作为适应工作新常态;坚持问题导向、战略导向、民生导向,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成效。争取创造改革试点,利用试点加速松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用改革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共争取开展小额扶贫信贷改革、集体经济试点改革、山村幼儿园倒逼式改革等7项改革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