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四方”良药医治“四风”
今年来,玉屏县针对“四风”顽疾,以猛药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严格执纪监督问责,开出了管用、有用、实用的三剂良药。
创新监督检查方式。认真贯彻执行《铜仁市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市委十项规定监督检查办法》、《铜仁市作风建设明察暗访工作制度》和《玉屏县关于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市委“十项规定”、县委“十要十不准”及中央、省、市、县厉行勤俭节约相关规定的督查方案》,切实加强日常监督,围绕重要时间节点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专项检查、明察暗访、随机抽查。完善电话、网络、信访举报体系,认真受理和办理作风方面的信访举报。办好政风行风热线,认真听取群众对政风行风建设的意见。扎实开展“股长大评议”活动、“百姓电视问政”栏目,加大结果运用力度。注重从干部考察考核、新闻报道、网络舆情、民意调查等渠道,了解和掌握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今年,该县倾力打造《百姓电视问政》栏目的升级版,强力推出了《小婧跑现场》民生新闻栏目,积极探索权利监督的新渠道,搭建百姓与政府更加快捷的沟通平台,栏目自1月17日启播以来,通过固定的时段和版面,形成了电视、微信、网络“三屏合一”的媒体监督新格局。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挖掘原因背景,关注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同时,县纪委监察局及时跟进监督,加大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力度,对整改落实不到位的严肃问责,促进了权力阳光运行。截至目前,共播出栏目二十一期,播出民生新闻稿件82条,反映和解决社会关注、百姓关切的突出问题70多个,督促职能部门整改落实,涉及公安、民政、合管、残联、环保、住建、城管、渔政、交通等10多个单位和部门,得到广大百姓的一致好评。
严肃查处违规行为。严格执行《贵州省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作风问题处理办法(试行)》、《玉屏侗族自治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风效能问责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对违反作风建设规定的行为,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综合运用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责令公开检讨、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等手段严肃处理。对顶风违纪,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一律先停职再处理。对媒体披露和网络反映的重大问题要速查速办,及时回应社会关切。适时选择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和点名道姓曝光,警示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该县制定《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党课主题、范围和时间,28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同时,该县县领导通过夜宿、夜访农家,与群众话家常、问寒暖、解民忧、促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严三实”。截止目前,开展警示教育50余场次,教育干部3000余人。
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市委“十项规定”、县委“十要十不准”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力的,对本辖区、本部门、本系统发生作风方面的问题不制止、不查处,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责任。对协助党委(党组)加强作风建设不力,发生严重违规问题的乡镇和单位,严肃追究纪委(纪检组)负责人的责任。截止目前,开展集体约谈3次,5个部门班子成员被约谈。
强化机制制度创新。一是制度保障落实。制定《关于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市委“十项规定”县委“十要十不准”及中央、省、市、县厉行勤俭节约相关规定的督查方案》、《关于严禁干部职工参与赌博的通知》、《玉屏侗族自治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作风效能问责实施细则》、《玉屏侗族自治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试行)》等文件规定,该县各乡镇、各部门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制度720个,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的开展。乡镇和部门将本单位所有制度汇编成册,印发给干部职工,着力解决干部“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想”腐败的问题,逐步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推进了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出台了《玉屏侗族自治县强化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四风”实施方案》、《玉屏侗族自治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的实施方案》《玉屏侗族自治县开展群众“办事难”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玉屏侗族自治县百姓电视问政工作实施方案》、等规范性制度,为有效促进我县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相关规定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对全县285辆公车统一张贴“公务用车”标识,严格公车管理。(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纪委 刘德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