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县纪委:“四有”法则 助推纪检监察干部成长
如何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管理与服务,让他们在基层真正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近年来,湖南省新田县纪委积极推行纪检监察干部管理服务工作“四有”法则,取得了明显成效。 成长有舞台。一是定期举办培训班。一些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办案工作经验和方法上比较欠缺,为了帮助他们尽快提升办案能力和水平,适应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的需要,该县纪委每年都会在全县举办一期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培训班,邀请市纪委专家为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授课。二是公开择优选调干部。该县纪委坚持逢进必考、逢拔必竞,通过选调考试、择优考察、公开录用等环节,将工作能力强、业绩突出、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选调进纪检监察队伍中,不断为该县纪检监察队伍充实新鲜血液,根据每名年轻干部的特征,实施跟踪考察和培养,及时掌握其现实表现和工作实绩等情况。近几年来,该县纪委通过内部选调以及择优考察调入的13名纪检监察干部大都是“80后”,且都是本科及以上学历,逐步成长为各科室的业务骨干和纪检监察队伍的中坚力量。
工作有担子。一是年初压担子。该县纪委始终坚持“使用是最有效的培养”的理念,对纪检监察干部压担子,让纪检监察干部在办案中挑重任,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矛盾调解、案件审理、教育宣传、执法效能等复杂棘手的工作中快速成长。每年年初,该县纪委都会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红头文件下发到委局机关各室,明确各科室的案件、信息任务,确保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有担子。二是年终挑担子。年终的时候,该县纪委结合委局机关年初制定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对四个纪工委和11个科室进行考核评比打分,通过召开“年度工作总结会议”的形式,在会上,委局机关各室主任、班子成员轮流对一年来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并对下一年的工作思路进行发言谋划,对委局机关各室工作中创新性比较突出、成绩斐然的当场予以表扬,对未完成案件、信息任务的科室进行批评,勇挑重担,通过严格考核,有效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荣誉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形成“赶学比拼”的良好氛围。
生活有保障。一是建立保障激励机制。该县纪委严格按要求抓好保障激励工作,确保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能安心工作,舒心生活。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每月220元办案津贴纳入财政与工资同步发放,县纪检监察机关配备一批内网密码设备,添置一批办公办案设施,给每个乡镇纪委配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办案设备,进一步改善了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办公办案条件。二是建立干部困难帮扶机制。为帮助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该县纪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建立干部困难帮扶机制,积极营造和谐工作氛围,维护纪检监察干部合法权益,切实保护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的干部,充分调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
流动有去向。一是“走出去”充电。该县纪委为不断拓宽年轻纪检监察干部的视野,积极向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推荐,力求将优秀的同志送到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挂职锻炼和跟班学习。同时,为不但提升年轻纪检干部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选派部分刚参加工作或刚接触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前往省纪委“充电”、“加油”,在学习培训中和全面提高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和水平。2013年以来,共有2人到省纪委跟班学习,5人抽调市纪委跟班办案,30多人前往省纪委进修培训。二是“提起来”干事。该县纪委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和成长,多次组织召开委局机关年轻纪检监察干部座谈会,结合年轻干部特点制定成长培训方案,利用多岗位锻炼,促进年轻纪检监察干部成为“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多面手”。2008年以来,共有12名35周岁以下的年轻纪检监察干部被推荐提拔或重用到领导岗位,其中有8人被推荐到乡镇、县直单位担任主要领导,4人被提拔为县纪委常委。年轻干部提拔重用机制的灵活,进一步激发了纪检干部队伍干事求实、奋发上进的工作热情,也促使该县反腐倡廉工作得以深入开展。(新田县纪委 侯玲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