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纪委强化“四个意识”践行“三严三实”
近期,银川市纪委监察局积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四个意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一要强化“责任意识”,履职尽责。落实“两个责任”是完善反腐败体制机制的重要举措,是各级党委和纪委的政治使命。各级党委(党组)要站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高度,切实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的主要负责人要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意识,切实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认真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班子成员,要对自己分管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对分管领域的苗头性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各级纪委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勇于直面问题、敢于碰硬,突出主业主责,切实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把监督责任做细做实,做到监督执纪问责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
二要强化“法规意识”,依规管党。要通过执纪监督问责,把纪律挺在前面,用纪律管住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按照“小事问责立规矩、违规追究挺纪律、违纪查处严惩戒”的工作思路,通过严肃追究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让法规制度的力量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得到充分释放。要严格贯彻执行党章,继续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把法规制度建设贯穿到反腐倡廉各个领域、落实到制约和监督权利各个方面,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要加大贯彻执行力度,不让法规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要不断强化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行为,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坚决防止“破窗效应”。要严格依纪加强办案工作,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要坚持落实银川特色的12个系列问责办法,用严格的责任追究整治纪律观念淡薄、责任意识弱化、工作作风不实、推诿扯皮等顽症。同时,坚持做到“准确问责、罚当其责”,让被问责者“心悦诚服”,让未被问责者“引以为诫”,切实“问”出干劲、“责”出士气,为“行为”立规、为“小事”立矩,为干部立 “纪”,以成文的“规矩”把纪律挺在前面,提升问责综合效应。
三要强化“纪律意识”,严肃执纪。查办案件要实现“两个转变”:即由“查违法”转向“盯违纪”,对党员干部违纪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避免其越走越远,最后由“好同志”变成“阶下囚”;由“重级别”转向“管多数”,避免偏重查办大案要案的观念。继续坚持狠打“老虎”、快拍“苍蝇”、速灭“蚊子”的工作思路,落实“十抓”要求(抓案件、抓重点、抓任务、抓质量、抓研判、抓规矩、抓业务、抓制度、抓硬件、抓保障),在严查“三不”案件(职级不高,但影响较大;金额不多,但性质恶劣;事情不大,但反映强烈的案件)的同时,重点查处工程建设领域腐败行为、拆迁谋利行为和行规式腐败。对违反纪律和规矩的人和事从严执纪、严肃处理,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格落实“一案双查”和“一案三书”等制度,做好查办案件的下半篇文章。要把“四风”问题作为纪律审查的重点,既要问题连问题的纠,又要节点加节点的管。深入推进“三政两不为”和“三办四快直通车”等专项行动,加大明察暗访和公开曝光力度,以严的纪律、严的规矩、严的制度管住干部,做到面对问题不躲闪,整治歪风敢翻脸,处理违纪敢亮剑,使“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四要强化“从严意识”,抓早抓小。抓早抓小,既是对违纪违法问题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严格管理、保护干部的有力措施。“小节”不可“小视”,“小细节”里面是“大问题”,“小现象”影响“大风气”。 纪律退一分、腐败进一尺。“破法”必先“破纪”,“大问题”往往是从“小问题”演化而来,“温水煮青蛙”,慢慢地就回不来了!只有通过“扯袖子”, 加强日常监督,严格执纪、动辄则咎,才能有效防止“戴铐子”。牢牢确立三个“不动摇”:即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作为指导反腐倡廉工作的方向不动摇;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作为监督审查的具体方法不动摇;把纪律和规矩严起来作为从严治党的工作目标不动摇。坚持“三抓三早”:即强化“小事”问责,抓“小过”;严查“三不”案件,抓“小案”;纠正“节点”之风,抓“小节”;关注“不勤政”,早告诫;做到执法前置,早预防;执行约谈制度,早提醒。把问题发现在源头、控制在苗头、遏制在念头,防止“小问题”演化成“大案件”。让纪律和规矩严起来、立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