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着力源头治理把纪律挺在前面
玉屏侗族自治县纪委认真贯彻中央纪委关于“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的要求,着力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和有效保护干部,坚持抓常抓早,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干部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隐患早发现、早处置,防止小错酿大祸,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廉政短信常提醒 警示教育入人心
每逢节假日,玉屏侗族自治县党员干部都会收到县纪委发来的廉政短信,提醒大家要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侵袭,过一个文明祥和、风清气正的节日。
该县为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筑牢防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坚决防止奢侈浪费行为和纠正不正之风,树立该管理区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积极探索多元化廉政教育模式,搭建起“廉政”短信平台,借助手机这一传媒载体,充分发挥手机短信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操作简便、警示作用强的优势,打造廉政教育新平台,以信息化手段增强廉政教育的时效性、新颖性和针对性,使手机成为随身携带的一个“小警钟”,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截止目前,该县在重要时间节点共发送廉政短信1万多条,有效加强了领导干部廉政意识,改变工作作风,起到了积极作用和良好的警示教育和监督保障作用。
廉政教育常警醒,筑牢防线不动摇
连日来,该县党员干部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方式,认真组织学习《违纪违法人员忏悔录》,认真剖析其产生的根源,深刻认识贪欲之害、不廉之果、失足之恨、违纪之惩,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该县紧紧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大局,以“强信念、抓反腐,强服务、抓惠民,强作风、抓发展”为总抓手,按照“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以“干部驻村”、“廉政文化八进”活动为载体,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社会氛围。一是注重开展岗位、警示、示范教育工作。二是注重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三是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活动,28名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引领全县干部职工如何做人、做事、用权,实现了教育全覆盖。
今年以来,该县开展案发后教育27场次,让党员干部“零距离”接受警示教育,达到了“惩处一人,警示一片”的预期效果。
重要节日常督查,狠抓作风不松劲
近日,该县对两个单位违反四风问题在全县进行通报曝光,并对主要领导进行处理。
该县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狠抓作风建设不松劲。一是狠抓政治纪律监督,确保中央政令畅通。深入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认真开展“三谈一询”工作。二是狠抓作风建设监督,优化县域发展环境。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十项规定精神,继续紧盯重要节点、重要时段、重点对象,加大对党员干部参与打麻将、违规使用公车、公款大吃大喝、大操大办婚丧喜庆、违规修建楼堂馆所、公款旅游、收受节礼等顶风违纪问题的监督和查处力度。
截至目前,共开展“四风”专项督查9次,纪委负责人与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约谈20人次;诫勉谈话2人,约谈9人,立案查处4人;对2个单位、4名公职人员进行了实名通报;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46人次。
民生问题常关注,瞄准问题不松手
7月17日,该县第一民生监督组把追回的农村危房补助款一一还回到补助对象的手中。
今年来,该县稳步推进民生监督工作,瞄准问题不松手。一是在专项监察上下功夫,以专项监察为工作抓手,倒逼各民生监督组主动出击、发现问题,倒逼乡(镇)党委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好项目、资金监管主体责任。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集中力量开展了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新建房屋土地使用证办理及收费情况、学生资助金监管情况三项专项监察。二是在示范点创建上下功夫,以构建“公开、透明、规范、完善”的民生资金监管体系为目标,突出资金监管部门的主体责任,重点打造平溪镇紫气社区、朱家场镇谢桥村、新店乡老寨村等10个示范点。三是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建立了项目资金双备案制、清单监督制、定期通报制、一案三报告制、严格责任追究制等10项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民生监督工作,为各民生监督组提供了重要遵循。
半年来,共发现问题32个,督促整改问题26个,诫勉谈话6人,约谈5人,立案15件16人,给予党政纪处分10件11人,移送司法机关2件2人,收缴违纪资金近100万元。
惩治腐败常警示,高压态势不减力
近日,该县纪委对一乡镇乡党委委员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进行立案调查。日前,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该县强化案件查办,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一是坚持“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二是坚持“零差错”标准提升办案质量。三是坚持“零事故”要求确保办案安全。
目前共受理信访举报50件,已全部办结;立案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27件28人,移送司法机关3件3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纪委 刘德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