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市:顺应新形势 切实履行监督责任
今年以来,安陆市纪委深入贯彻中央、省、孝感市纪委全会精神,落实“三转”、聚焦主业,顺应形势、积极作为,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各项工作有力推进,取得较好成效。
一、强势推动落责,牵紧“牛鼻子”。 一是督促履责。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全覆盖实行“责任清单”制度,督促建立班子集体、“一把手”、班子成员“责任清单”共1100余份,由市纪委党风政风室审核备案后,作为主体责任倒查追究的主要依据。二是督导压责。市委主体责任推进谈心会后,市纪委及时成立6个督导组,对全市各单位落实主体责任情况进行督导和约谈,印发《督导情况通报》,列出了11项薄弱环节,督促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向全市转发履责不力情况通报和“学思践悟”述评文章等警示材料8期次,传导责任压力。5月份,对全市120余名党政“一把手”进行“主体责任”知识测试,推动“以考促学、学用结合”。三是督查追责。年初,抽取19个单位“一把手”向纪委全会现场“双述”、现场评议、现场公布结果,并记入个人廉政档案。通过“台帐式”管理,对全市95个乡局级班子和518名班子成员落实主体责任情况进行了综合督查,对排名靠后的4家单位下发整改建议书,对评差率较高的33名班子成员进行了诫勉谈话,对5个单位实行了“一票否决”。通过严格追责,倒副主体责任落地生根。
二、借势严明党纪,通上“高压电”。坚持党纪严于国法,始终把纪律挺在最前面。一是抓巡查严纪。探索开展县级巡查工作,拓展问题发现渠道和监督执纪方式,组建10个巡查组,从全市正、副科级干部中遴选组长、副组长各10名,从职能部门中选派50名同志,纳入巡查工作人才库。4月份,对5个单位开展了第一轮巡查,共发现违反党的纪律、干部作风、执行国家政策等7个方面的问题45个,对巡查单位提出整改建议27条,移交相关线索13条。目前,共进行了两轮巡查,正在督促被巡查单位加强整改。二是再监督肃纪。今年我市被列为孝感市再监督工作试点,重点加强对政府部门履职尽责情况的监督执纪,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对财政、民政、卫生、行管等13个部门,涉农、涉医、扶贫、中介以及办公用房、“三公经费”等专项整治情况实施再监督,发现问题16个,处分党员干部18人。三是强问责严纪。大力开展“执纪问责年”活动,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2起,处分15人。对违反党的纪律问题实行了“一案双查”8起,对10起主体责任落实不力问题进行倒查追责,给予纪律处分10人,诫勉谈话7人。
三、常势纠治“四风”, 拧紧“螺丝帽”。坚持暗访、曝光、查处、追责“四管齐下”,持续纠治“四风”。一是扭住常态巡查不放松。组建市级暗访队伍8支、乡局级暗访小组26个,推动明查暗访在各级各部门全覆盖,今年以来,共开展明查暗访近百次,发现问题30多个。二是扭住节点治理不放松。紧盯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等重要节点,以印发文件、电视公告、短信提醒等形式,重申各项纪律规定。上半年,共对128家单位(含部分二级单位)节假日期间政务值守、三公经费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共发现问题17个。三是扭住方式创新不放松。以再监督方式整合作风监督事项,印发《机关作风建设主要任务责任分工的意见》,将19项整治任务分解到30个职能部门,促进扩面增效。深入推进第三方监督评估,借助第三方“神秘访客”,对干部作风状况开展“无血缘”监督。探索作风异地交叉监督模式,以乡镇办案协作区为单元,由联系协作区的市纪委常委协调,在协作区内乡镇之间开展相互交叉监督检查。6月份,召开专门会议,启动开展机关食堂、滥发律补贴等“4+3”专项治理活动,进一步增强纠治“四风”针对性。今年以来,共查处违反作风规定案件35起,处理党员干部57人,其中给予纪律处分47人,印发通报4期,点名道姓通报9人。
四、乘势纪律审查,保持“高气压”。坚持把纪律审查作为第一位的职责,以案件领衔、用案件支撑。一是从增强办案合力上着力。健全反腐败协调功能,建立例会机制推动与公检法等部门的信息互通和办案协作,上半年相互移送问题线索6件,开展联合调查3件。大力推行乡镇纪委办案协作区制度,修订完善了《乡镇办案协作区实施细则》,建立协作区办案人才库30多名,通过整合基层办案力量,破解力量不足、案源不多、业务不精等难题,上半年,开展协作区联合办案10件,解决了一批影响恶劣的基层腐败问题。二是从转变办案方式上着力。转变执纪观念,把纪律挺在前沿、用党纪严格标准,使违纪问题成为纪律审查的重点,抓早抓小、快查快结,注重抓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上半年函询约谈16人,为5名干部澄清了是非。三是从确保办案安全上着力。集中1个月的时间,对各地各部门近三年办理的232件纪检监察案件进行了全面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到位。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下文,在全市遴选20名年轻干部,组建了稳定的“两规”陪护队伍。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受理信访举报84件,立案查处61件,结案51 件,党纪政纪处分51人,其中乡科级干部4人。立案查处数同比上升24.5%。
五、蓄势深化“三转”,严防“灯下黑”。 一手抓机构改革转职能。委局机关11个室,通过“撤、并、增”设立为9个部室,机构、人员调整已全部到位,确保70%以上的力量直接从事纪律审查工作。巩固派出派驻机构改革成果,对改革4年以来的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修订完善《安陆市派出(驻)机构运行规范》,进一步核准职能定位,规范工作运行。一手抓机制创新转方式。围绕理念抓创新,如纪律审查工作,把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变“挖深查透”为抓早抓小、快查快结,不求个个重处,争取没有遗漏,使违纪处分成为多数,达到“减存量、遏增量”目的。围绕手段抓创新,由过去“大而全”式的监督向灵活、务实的监督方式转变,注意运用明查暗访、经济审计、函询、约谈等措施和手段开展再监督。围绕方式抓创新,大力推进企业订单式服务、“三百”评议、“第三方监督评估”、“电视问政”等社会监督工作,对干部作风实行“全天候”监督,提升监督效果。一手抓队伍建设转作风。加强班子建设,大力实施“五个一”工程;加强机关建设,建立完善《纪检监察干部全员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和机关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能力建设。上半年,组织市乡(局)两级纪检监察干部共113人,人均参加培训3次以上;四是加强队伍建设。落实“两为主”, 提名、考察和调整2名乡镇纪委副书记,结合机构调整,交流委局机关中层干部5名,提拔正副科级干部6人。
上半年,履行纪委监督职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主体责任压而不实,“上面九级风浪、下面波澜不惊”现象客观存在;纠治“四风”打而不死,作风“隐形、变种”问题突出,“四风”反弹压力客观存在;优化环境治而不显。在反对乱作为和防止不作为、慢作为的关系上,调查研究不够,缺少硬性杠杆标准,整治“为官不为”措施不多问题客观存在。
下一阶段,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对表校位,以严格的追责问责,继续压实主体责任;以刚性的监督执纪,继续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以常长的工作韧劲,继续深入纠治“四风”;以动辄必究的方式,继续加强纪律审查;以持续“三转”的动力,继续打造“铁军”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