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重拳出击”整治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
根据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的实施意见》(皖纪发〔2015〕6号)要求和全省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努力打造全县风清气正的农村发展环境。金寨县从5月下旬开始,在全县村干部中集中开展整治教育活动,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层层抓好落实。一是迅速研究部署抓落实。县委召开常委会进行研究部署,将村干部集中整治教育活动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明确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完成时限,要求全县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决策部署上来,坚决克服“不严重、无所谓、不当回事”的错误认识,把整治教育活动当作“必答题”,按照件件有着落的要求,逐项清点,逐项分析,逐项定策,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手、整改不到位不罢休,切实交出满意答卷。二是细化目标任务抓落实。结合全县实际,县委下发了《关于在全县村干部中集中开展整治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切实做到“四个明确”,即任务内容明确、完成时限明确、责任人员明确、工作要求明确,构建起目标严明、责任严格、进度严控的工作格局。
加强宣传动员,确保活动氛围浓厚。一是层层召开会议。5月28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村干部中集中开展整治教育活动视频动员会,全县乡村干部参加了会议,会上宣读了县委办《关于在全县村干部中集中开展整治教育活动实施方案》(金办〔2015〕55号),两名已被处理过的村干部在会议上作了忏悔发言,县委副书记作了动员讲话,提出了具体要求。会后,各乡镇立即行动,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召开会议,强化宣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二是编印教育读本。县纪委监察局编印了《金寨县农村基层干部违纪违法案例警示教育读本》,该《读本》选取近年来发生在本县农村基层干部身边的13类26起违纪违法案例,对基层党员干部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思想根源、制度缺陷和监督漏洞等主客观原因作出深刻剖析,以案明鉴,教育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筑牢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防线,切实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目前,该《读本》已下发全体村干,做到人手一册,乡镇组织学习,每位村干部还写一篇心得体会。三是开展学习培训。县委组织部在县委党校举办了全县村“两委”干部集中培训班,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自律意识,6月10日县纪委分管副书记在培训班上为他们上了党纪法制课,要求他们认清形势,放下包袱,努力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四是加强结合互动。主要做到“四结合”,与巡查相结合,与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落实村务公开相结合,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强班子、抓队伍、树形象相结合。
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自查自纠有力。一是开展谈心活动。乡镇领导班子集体逐一与各位村干部开展谈心,及时认真查找村班子和自身存在的问题,教育他们消除顾虑,珍惜机会,争取宽大处理。二是强化督查调度。县纪委明确专门机构、专门人员,设定专门表格,对各乡镇活动开展情况实行周报告,根据各乡镇每周报告情况,由一名县纪委副书记带队,相关联系片的纪委室主任参加,到相关乡镇督促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及时召开调度会,推进自查自纠工作。6月26日晚,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对9个零报告乡镇的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进行调度约谈,有关乡镇主要负责人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三是严明个人承诺。对在自查自纠阶段没有交代自身存在问题的村干部,要求他们写出承诺书,对自己没有问题或者已全部讲清自己的问题作出认真承诺,承诺书存入档案。
加强甄别核实,确保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逐一排查核实。由县纪委牵头、县检察院配合,成立两个核查组,历时8天,对全县23个乡镇和现代产业园区自查自纠情况,特别是对交纳违纪款情况逐一排查核实,逐笔甄别校对。二是加强研判统计。县纪委第一、第二、第三纪检监察室和派驻三室对所联系的乡镇村干部上缴的违纪款进行分类型认真梳理、细致统计。截止目前,全县共有370名村干部(其中党员360名)主动上缴违纪款200.02万元,涉及资金领域有 15 个,其中:3万元以上的5人,2万至3万元的4人,1万至2万元24人,5000元至1万元的52人,5000元以下及违反财经纪律等285人。近期将对照政策逐人予以处理。(安徽省金寨县纪委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