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坚守党的纪律 践行“三严三实”
当前,玉屏侗族自治县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和“三严三实”契机,切实转变作风,突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为党的建设打好地基,夯实根基。
坚守党的政治纪律,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政治纪律,顾名思义,就是关于党的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等方面的纪律,就是必须从政治上把握和遵守的纪律。党员干部维护党的政治纪律须做到三条。一要勤学善思。党章是党的根本党规和党法。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加强政治纪律建设,最根本的也是第一要做的就是学习好党章。只有学好党章才能真正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基层工作繁忙,等待解决的问题、矛盾、困难接连不断,经常还得“白加黑、五加二”,没有什么时间学习,这点大家都清楚,但是这不能作为我们不学习党章的借口。认真学习和履行党章,是每个党员必须遵守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二要坚定信仰。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注意时时处处以严格的党性要求自己,以所肩负的重任鞭策自己,以“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影响,善于见微知著,善于从政治的高度分清良莠、辨别真伪,对一些错误思潮和不良现象,要旗帜鲜明坚决反对,决不能模棱两可、丧失原则,更不能随声附和、人云亦云。真正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动摇,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不动摇。确保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要在党爱党。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应当时刻警醒自己,在平时工作和日常言行中,要明确一个基本的道理:既然是党的人,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就应该听党的话、跟党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在指导思想、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坚定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含糊。否则,就不配共产党员的称号。
坚守党的组织纪律,做组织上的忠心人
组织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组织原则、组织关系、组织观念、组织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当前,总的来看同志们遵守组织纪律的情况总体上是好的。但是,也有个别单位、部门组织观念薄弱、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还相当严重。有以下几个表现:天马行空、我行我素,不把组织放在眼里的有之;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唯恐天下不乱的有之;不讲规矩、不讲程序,拿原则当交易、作人情的有之;遇事拈轻怕重、挑三拣四、不敢担当,与组织谈条件、讲筹码的有之;马列主义对别人,自由主义对自己,只知拿电筒,不愿照镜子的有之;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脑子想的满是个人之事,眼睛见的只有个人之利,心里装的只有个人之好处的也有之,等等,这些都是组织观念、组织意识、组织纪律性不强的表现。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关键要把握好几个方面:一是真正做到“四个服从”。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生活准则。“四个服从”说起来容易,但能不能真正做到,确实是对党性原则和组织纪律性强不强的重要考验和检验。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纪律的核心要求。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要坚持集体领导,严格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制度,既要讲民主,又要讲集中,做到决策前听多个声音,决策后执行一个声音,不搞“一言堂”,防止由少数人说了算,更不允许个人专断。“一把手”是党政领导集体的班长,要善于把方向、抓大事、谋全局,做到总揽而不包揽,学会“弹钢琴”,发挥好班子的整体功能,把一班人拢在一起,团结凝聚干事。领导班子成员对于职责分工范围内的事情,要敢于负责,抓好落实,勇于担当,做到到位而不越位,不能一遇到困难矛盾就绕着走,左转右避、上推下卸。班子成员之间要防止意气之争,对有些事情要放得下,相互包容,豁达大度,补台而不拆台,你落下的我主动捡起来,你不足的我主动补上去,同舟共济、齐心协力,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同唱一首歌,同演一台戏。三是切实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每一名党员对组织都要忠诚老实,要讲真话、报实情,不能耍小聪明,更不能糊弄和欺骗组织。四是决不允许搞非组织活动。任何一个干部,不管你水平再高、能力再强,离开了党的组织、离开了党的领导,一定是一事无成。我们都是党的人,组织把我们放在这个位置上,就是要团结各方面的力量去干事业。如果热衷于“划圈子”、“搞关系”等非组织活动,那怎么能够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往前走呢?对拉帮结派等歪风邪气,各级各部门都要勇于坚持真理,敢于作坚决斗争,个人没有阻止的能力,但有及时报告的能力。任何搞非组织活动的人都没有好结果,衡阳破坏选举案就是最好的证明。
坚守党的经济纪律,做经济上的干净人
党的经济纪律包括党制定的财经政策、财经制度以及国家出台的经济法律法规。从一些违法违纪案件来看,很多同志出问题,就是在经济纪律上越了底线、踩了红线、栽了跟头。纵观经济违法案件,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防止这类问题发生,没有灵丹妙药,唯有把党的经济纪律装之于脑,了然于心,入之于行,知足常乐,防微杜渐,慎独、慎微、慎始、善终,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方可善成。
坚守党的群众纪律,做群众的贴心人
群众是领导干部开展各项工作的源头活水。心系群众,情牵群众是广大党员干部打开各项工作局面的“金钥匙”,是工作中的“最大优势”。我们的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要有“三心”。一是要有真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我们基层一线干部,在工作中更要时时“将心比心”,事事“将心比心”,把老百姓的“烦心事”当成自己的“家务事”,要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劲头往下使,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少一些“波澜”、多一些和谐,好政策才有好效果,好心才有好报,干部才能赢得称赞、赢得尊敬。二是要有细心。细心是做好基层工作的保证。基层的工作具有复杂性、偶然性和繁琐性。细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我们在做工作的时候难免会不同程度的出现遗漏,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一旦出现遗漏,群众会对我们说三道四,有时也会因我们在努力工作后不注重细节而出现失误,被群众埋怨、不理解,被领导训斥。比如说,农村低保申报工作,如果乡村两级粗枝大叶,不仔细筛选,实地考察,严格审核,不张榜公布,不细心做好群众工作,有的群众就会有意见。他们就会讲“凭什么人家可以申报,我家比他家还穷,怎么却不可以”这样的话出来。老百姓不满意,就会失去民心。失去了民心,工作就无法开展,也就损坏了公职人员的形象。所以,在真心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工作细节的把握,力争做群众的贴心人。三是要有诚心。诚心是一种品德,体现素质,反映境界。现在国家出台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大家要多向群众做解释和说服工作,不可让政策在基层走形,让群众误解。(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纪委 刘德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