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江县:传承王瑛精神 组建红叶廉情队
南江县纪委监委第五红叶廉情小分队开展全覆盖走访(赵戈 摄)
仲秋时节,一阵清风,大巴山层林尽染。一如10年前定格的“永远的巴山红叶”王瑛,如火如霞。
她的后来者们,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就开启了走访模式,奔忙在斑斓地大山褶皱里。
“老黄,今年收获的粮食都归仓了吧?天气变冷了,过冬的衣服棉被都不愁吧,冰箱里还有好多肉啊?说着就往他家室内走去。”在距离县城最远的双流镇,第五红叶廉情队队长、派出第五纪工委书记何达正在对2019年贫困人口退出验收再核实。
10月11日,巴中市南江县红叶廉情队根据县纪委决定,70名队员分成7个小队,奔赴脱贫一线,督查全县2019年19个脱贫村“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问题整改情况。连日来,他们全覆盖走访群众388户,核查问题681个。
据悉,南江县纪委监委根据系统内35岁以下纪检监察干部占比52.7%的实际,为充分发挥青年纪检干部“经得起磨砺、顶得住压力、打得了硬仗”的优势,按照七大综合协作区运行模式,选取70人组建了7个红叶廉情小分队。
“组建红叶廉情队是我们县纪委监委实施王瑛精神传承、先锋人才培育、专项攻坚突破‘三大工程’的一种探索实践,并在实际工作中创新‘集中统一式’全面出击、‘协作联动式’兵团作战和‘多元创新式’单兵突击的‘三式’工作法来提升廉情队工作效能。”县纪委常务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张海泉对红叶廉情队的工作介绍道,红叶廉情队的前身是红叶宣传队,主抓宣传引领,但在实际工作中队员们往往履行的更多的是日常监督、调查研究、纪律审查调查等多重使命。根据小分队的特点,我们赋予他们更多的职能,组建红叶廉情队,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挥年轻人的优势。
实践中,七支小分队各有所长,第一、四、五小分队里很多队员都是办案“小能手”,第二小分队打造了“一公里廉政文化圈”等廉洁示范点,第三小分队是化解信访问题的“救火队”,第六、七小分队擅长调研分析,可谓是“智囊团”。
“村上干部管我们的卡算不算违规啊?”一通从外地打来的电话,让正在元潭镇治坪村开展蹲点调研的第七小分队队员李文昌和王静心中警铃大作,但无论怎么细问,都没了下文。
他俩立刻深入开展走访,最终发现治坪村支部书记崔某某借完善资料争取补助之机,收回唐华成、唐文俊等人“一卡通”管理长达10年之久的问题线索。
后期调查中,在被问及为什么没有在“一卡通”整治中的规定期限里主动说清问题时,崔某某“10年了都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想到你们会来走访”的一句回答,让李文昌和王静意识到纪律教育需入脑入心。
回到单位后,第七小分队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向县纪委常委会报告,建议用好身边“活教材”上好“警示课”。村支部书记崔某某的留党察看纪律处分一出来,《阳光问廉》直通车就开到了群众家门口,崔某某当着110余位村民和全镇70余名党员干部说清了资金的去向,现场退赔了侵占的1380 元资金,他在台上“出了汗”,台下的干部也“红了脸”,村民更是点了赞。
今年以来,70余名红叶廉情员通过专题座谈、院坝会、分散入户等形式开展王瑛故事宣讲多达500余次,党纪法规知识宣传100余次,撰写党风廉政建设信息200余条。
“红叶廉情队是我们传承王瑛精神的先锋队,在护航脱贫奔康、绿色发展的征程中,他们将更加务实作为、创新实践、高效履职,把王瑛精神一棒一棒传下去。”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卢志表示。(作者:杜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