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镇海中学的清廉底色
【清廉网】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镇海中学迎来了建校110周年。百十年来,该校先后为社会各界输送了3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教学成绩和多项指标保持在全国和省内顶尖水平。2018年,“清廉浙江”建设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后,在宁波市镇海区纪委的指导督促和区教育局的有力推动下,镇海中学将清廉学校建设融入学校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推动学校的政风、校风、教风、学风全面优化。
以党建引领涵养“崇廉尚廉”的环境氛围
“每年坚持召开一至二次班子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规范招生和收费行为,向社会公开招生计划和条件,按教育局和物价局核定标准,严格规范收费行为。”……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专门出台的《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评价办法》,对学校的管党治党责任落实情况、工作计划落实情况、领导干部廉洁情况、招生基建采购等重大事项和违纪违法行为处理办法一一做出了明确规定。
革命时期,党通过将“支部建在连上”,为党全面建设和掌握军队提供可靠组织保障。镇海中学汲取这一经验,创新组织框架。发挥学校党员教师占80%以上的优势,在语文、数学、外语等教研组设立相应的6个党支部,将“支部建在教研组”上,让党的工作覆盖到教研活动一线,实现党建与业务相融合,并每年在教职工大会上听取管党治党责任落实情况汇报,确保学校班子成员、各教研组负责人“一岗双责”落到实处。
“清廉学校的基础在于学校各层级管党治党责任的落实,通过将‘支部建在教研组上’,有效实现了组织建设到哪里,责任就延伸到了那里。”该校党组织负责人表示。
以队伍建设培植“守廉奉廉”的师德文化
“我郑重承诺:爱生敬业,廉洁从教,高尚育人,坚守教师本色,拒绝有偿家教!”每年教师节和新教师入职仪式上,镇海中学都会举行这样一个特殊的宣誓仪式。
镇海中学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将“要使学生不辛苦、就要老师更辛苦”等职业精神代代传承,同时严格执行师德师风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对于从事有偿补课、违规接受学生家长馈赠宴请的教师在各类评优评先、年度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引导全校教师重担当、重大家、重学生。在镇海中学,全校90%以上的教师每周3到4晚,超过80%的教师每周5晚在校办公或无偿辅导学生,真正做到了“学生在,老师在”。
长期以来,在每一位教师都是一面旗帜的引领下,大批优秀教师有的放弃了校外机构的高薪邀请,有的主动放弃婚假、疗休养投入工作,有的不求回报前往新疆、贵州支教,没有一名教师从事有偿家教,生动展示了镇中教师队伍的教育自觉与敬业奉献精神。
镇海中学教师签署拒绝有偿家教承诺
“没问题,我去!”去年9月,已传承了20多年的支教接力棒传到了新一批教师手上时,新生代的年轻教师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前往新疆、贵州等地,手把手传授学习方法、面对面传授教学经验,而他们为此付出的,是短则数月、长则数年与自己家人的山海两隔。
以浸润教育打造“知廉践廉”的学生气质
去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封由镇海中学团委学生会发起的“守望相助,共抗疫情”捐款倡议书通过班级群在校内传播开来,短短两天就收到了176031.2元学生捐款,并在1个月内将采购的物资全部发往了抗疫一线。
如今,爱党爱国、乐于奉献、遵纪守法已经成为了镇中学子所拥有的共同气质,清新学风在校内成为常态。这一切,离不开镇海中学的将思政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的办学方向与教育理念。
镇海位居甬江入海口,历来为我国海防要地,经历了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等抵御外来侵略等爱国自卫战争,是一块具有光荣历史的红色热土。镇海中学致力于挖掘校内的红色资源、清廉元素,精心编写《镇中二十四景》校本教材,并经常性邀请老红军、老革命、时代先锋人物入校讲座,把红色教育和清廉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课堂。
镇海中学将"红色基因"融入班会课
在日常教学之外,镇海中学于1993年建立了业余党校这个“校中校”。2018年以来,结合清廉学校建设要求,业务党校通过编写清廉读本、开设清廉讲堂、开展清廉之旅等方式,积极启发学生对清廉的思考和感悟,目前已有27期3000余名学生从业余党校顺利毕业。
百十年风华正茂,百十年历久弥新。在全省纵深推进“清廉浙江”建设的背景下,镇海中学将一如既往全力提升清廉学校建设实效,让清廉成为学校的永恒之风,更好地绘就“红色学校”的清廉底色。
(宁波市纪委市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