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形象工程关键在管住政府权力
发布时间:2011-06-15 17:31:02 浏览:
1309
对于形象工程,人们并不陌生,几乎每到一个地方,不论城市大小,都有所谓的广场、步行街等。但从上述被曝光的“工程”来看,形象工程不单单是指那些光鲜的、气派的、奢华的大广场、大建筑,政府工作中的不切实际、瞎指挥、劳民伤财的表面文章都属于形象工程。 单纯从字面意思来看,形象工程无所谓好坏之分,甚至还偏向正面。形象工程若做得好,不单会树立一个城市、一个地方美好的形象,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和记忆,还有助于其经济社会发展,甚至使之成为历史。所以,我们看到,国外也有形象工程,但那儿的人民并没有多少批评政府搞形象工程的。 然而,在中国的语境下,形象工程却产生了质的变异,成为某些官员作秀浮夸、沽名钓誉、不顾民众感受的代名词,一些领导干部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和利益,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不去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解决百姓的生计和发展问题,而是利用手中权柄,大搞一些与百姓关系不大,与地方长远发展也无益,只能显示短期政绩甚至是劳民伤财的项目和工程,或者搞一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形象工程目前在中国,之所以成了官场热衷的形式主义风气,原因有很多,如上面喜好,下面就投其所好,你搞我也搞,你搞大的我搞更大的,反正花的是国家的钱,这就叫“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再如各种检查、评比、达标过多过滥,逼得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不得不弄虚作假;也有一些领导干部执政水平有限,视野较窄,但又很想干出一些大事,搏出一个好政绩,于是作出错误决策;还有对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难以监管;另外,预算的不公开不透明,也使得领导干部能够轻易调动资金;当然也包括对形象工程不能很好地问责和惩处,等等。 但这些原因的背后,都指向一个本质的东西,这就是政府的权力过大,决策机制不民主,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几乎不受监督和约束,因此,在对上不对下的官僚体制下,只要把考核、监督自己的上级“摆平”了,领导干部就不用担心搞形象工程的后果。而由于存在信息的迟滞,当上级知道下级搞形象工程时,一般形象工程都已经进行或完成了。在这种情况下,上级因为需要依赖下级来管理社会,也并不会真的处罚下级。何况,形象工程对地方或部门还能拉动GDP。所以,对形象工程的处理,一般是民不举,官不究。 由此来看,要刹住各级领导干部大搞形象工程之风,必须改变目前这种对上不对下的体制和政治生态,严格监督和约束政府的权力,使官员在对上负责的同时也必须对下担责。这就需要扩大民众的政治参与,包括改革选举制度,拓宽参与渠道,提高民众参与政府政策和决策的水平和质量;建立起权力对权力的制衡机制,同时加强社会和舆论对政府权力的外部监督;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树立法治权威,政府必须依法办事,权力的行使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改革和完善政府考核体系等。 不过,实现上述制度变革,培养一个民主的监督环境,还有待时日,就当前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政府决策的民主机制建设,各地在进行重大项目决策时,首先应经过专家或专业机构论证,并经地方人大审议。重大工程还必须做到全程公开透明。 二是改变现行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方式,引入并扩大民意对干部的“考核权”。将目前的官定标准、官方评价为主的考核模式,改走群众路线,以社会机构和民间评议为主,由普通群众来完成考核过程,同时在考核内容上增加为民的权重。假如所有的评价标准和评价途径,都以群众最后获得的服务作为依据,那么,政府就不敢有丝毫懈怠,忤逆人民的意志。 三是强化人大对预算的监管,政府须对预算进行公开公示,给民众更多“投票权”。为什么某地政协委员十年提出修建公厕的提案都没有结果?根子就在于人大、政协对政府没有权威,无法有效监督政府。不管什么性质的形象工程,最后都要落实到钱,所以,若在用钱上卡住了政府,形象工程自然无法进行。而人大在国家的制度设置中,赋有对政府预算审查监管之责,没有人大的批准同意,政府不能动用预算。这就需要人大在审查预算时,真正发挥作用。人大必须强化独立性,不能成为政府的附庸。 需要强调的是,在对预算的审批和公开中,还可直接引入民众的力量。目前一些地方就创造了预算的民主恳谈形式,让民众直接参与到政府的公共工程和项目的讨论和决策中来,如果多数民众不同意某项工程,政府就不能通过该项工程的立项和预算。一个地方,民众是最知道哪些事应该先办,哪些事后办,哪些事不可办,这样,一些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就很难通得过。 总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是不可治理,关键是要动真格,要管住政府尤其是领导干部过大的权力。否则,就只能任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泛滥。 |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葛霞)2022年是国企改革行动的收官决胜之年,鑫盛元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兵团、第十一师党委决策部署,兵团建材集团关于《兵团建材集团三...
作者:葛霞2022-08-29 09:11
【清廉网】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纪检监察队伍能力建设,多次...
作者:李华云2022-08-09 09:47
【清廉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昌宁县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基层治理方式和手段...
作者:马宏2022-07-07 07:42
【清廉网】(王继荣)全面建设清廉山西,是山西省委坚定历史自信、捍卫“两个确立”,牢记领袖嘱托,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政治自觉和...
作者:王继荣2022-06-20 08:21
【清廉网】(李元刚)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
作者:李元刚2022-04-08 07:56
【清廉网】审理谈话是案件审理人员在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及办案程序、手续等进行全面审核后,在案件提请本级纪委常委会议或监委委员会议...
作者:云鸽2022-03-29 08:18
【清廉网】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以及长期执政必须牢牢抓...
作者:郝敏2022-03-07 08:25
【清廉网】“公安大脑”是我国公安工作迈入21世纪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手段赋能警务工作,通过搭...
作者:周秀银2022-02-11 09:46
【清廉网】(土左旗纪委监委 云鸽)案件审理工作在整个案件查处中起着把关定向的作用,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土左旗纪委监委积极响应...
作者:云鸽2021-12-31 08:36
【清廉网】(土左旗委巡察办 陈涛)作为一名基层巡察干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要始终保持突破进取的斗争心,从...
作者:陈涛2021-11-30 08:58
【清廉网】(土左旗纪委监委 云鸽)手机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及学习娱乐工具,它的好处便利是无与伦比,这些大家都知道,但它的另一...
作者:云鸽2021-11-30 08:55
【清廉网】(吕宏伟)安全是审查调查的生命线。新城区纪委监委坚决贯彻落实依规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的相关要求,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审查调...
作者:吕宏伟2021-11-04 09:17
【清廉网】(思茅区纪委监委 李睿)搜查措施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赋予的“12+3”项监察措施中的重要一项。笔者曾...
作者:李睿2021-11-03 10:19
【清廉网】(海阳市纪委监委信访室 张浩)近日,烟台海阳市某镇某村一群众网络实名举报该村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过低,这位群众通过电话咨询8900...
作者:张浩2021-10-25 10:12
【清廉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回民区纪委监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以案件查办为抓手,通过深入剖析案发原因,找准问题结...
作者:张琦2021-09-14 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