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 恒 “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有力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公安工作“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和谐警民关系“是什么”、“在哪里”、“怎么建”的问题,群众工作“怎么看”、“怎么抓”、“怎么做”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社会矛盾的敏感性、关联性、对抗性明显增强。特别是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沿海经济带开发的重要时期,正确应对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全省公安机关而言,则是一次重大的政治考验。 前些天,我们到本溪调研“千名民警进万家”大走访活动。本溪公安是公安机关大走访的发源地,以“千名民警进万家”为背景的电视剧《情暖万家》在央视黄金时间段热播,社会各界反响良好。通过调研,我们对本溪公安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觉得大走访这项工作很有意义。 一位基层公安局长说:大走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心工程、维稳工程、育警工程。的确如此,没有哪个载体比这更能为党委、政府分忧,没有哪一项工程比这更能有效维稳,没有哪一个渠道比这更能争取民心,没有哪一个活动比这更能生动鲜活地教育全体民警。“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有力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公安工作“为了谁”、“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和谐警民关系“是什么”、“在哪里”、“怎么建”的问题,群众工作“怎么看”、“怎么抓”、“怎么做”的问题。 公安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公安工作的力量源泉。全省各级公安机关要通过“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增强群众观念,弥补警民的感情裂痕,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公安工作更多的理解、认同和帮助,让群众看到公安的艰辛付出,了解公安的发展变化,在感情上接纳公安,在行动上支持公安,在评价上满意公安。这也是公安机关最珍贵的财富。 深入开展“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要坚持以走访促和谐、以评议促工作、以整改促提高,努力把走访评议的过程变成推进工作、提高水平的过程。决不能热热闹闹搞一阵子,决不能搞形式主义,这项活动要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建立起长效工作机制,使这项民心工程永远是起点,没有终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辽宁省副省长、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厅厅长薛恒日前谈“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本报记者 郑少忠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