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县乡党委换届纪实
“三零三高三满意”是如何炼成的
“新班子干劲十足,这次换届我们选对人了!”在乡镇、县市党委换届中,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涌现出一批实干奋进的“带头人”,赢得了老百姓的充分肯定。
除了群众满意,组织满意和代表满意也成为西双版纳州这次换届的鲜明特点。此外,换届工作还取得了零上访、零违纪、零举报,代表出席率高、党委批复的候选人当选率高、当选人得票率高的成果——这被当地党员干部自豪地称为“三零三高三满意”。
西双版纳州全州人口77%为少数民族。在今年县乡两级党委换届中,班子成员整体得票率97%以上,实现了党代表意愿与组织意图的有效统一。
西双版纳州县乡换届工作是如何实现“三零三高三满意”的?近日,记者赴西双版纳州的县乡,对县乡党委换届工作进行了实地采访。
“组织满意、代表满意、群众满意”
实现了党代表意愿与党组织意图的有效统一
郡县治,天下安。“乡官”、“县官”,是基层群众的“带头人”,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是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跨越发展的重要组织保障。作为基层领导班子,县乡两级党委换届能否实现各方满意甚为关键。
为保证换届工作顺利完成,西双版纳州委成立了县市党委换届指导督查组,由州委副书记、州委常委分别担任督查组组长。在乡镇党委换届中,还建立了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包乡”制度和乡镇党员干部“包村”制度,由一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分别挂钩联系1个乡镇,1名乡科级党员领导分别挂钩联系1个行政村,负责督导好所挂钩乡镇和行政村的换届工作,明确了领导的直接责任。
选好人民的“领路人”,要充分尊重党员的意见。在换届各阶段,西双版纳州采取发放调查问卷、设立公开意见箱、开通意见征集热线等方式,倾听民声、了解民愿、采纳民意,尊重和维护了党员的民主权利,激发了党员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说明,并进行正面引导,凝聚群众意愿,疏导群众困惑,保证候选人按照民意当选,实现了群众满意。
“谁来当乡党委书记,换届之前专门有人到村里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新司土村党总支书记沙腰语气里流露出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在充分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新选举出的西双版纳州3县市党委班子成员均为州委批复人选,圆满实现了党代表意愿与组织意图的有效统一。新一届县乡两级党委班子不论在年龄、民族、知识和专业结构,还是在来源等方面,较上一届均得到进一步优化。
3县市党代会期间,相关部门对所有出席县市党代会的党代表进行了民主测评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换届工作满意度测评,满意占98.97%,基本满意占1.03%,没有不满意的。
民意如山,票数为证。在县乡党委换届中,很多人是全票当选,得票最少的也只丢了一两票。如此高的得票数,承载着百姓对新班子沉甸甸的期望。
充分的信任给了新班子强大的动力。5月15日县党委换届结束,16日参加新班子碰头会,17日处理完开党代会之前积压的一些事情,来不及休息,18日新当选的勐腊县县委书记吕永和就风尘仆仆地下乡去了。
这样的选举结果,也给了新当选的班子成员很大压力。换届不单单是让“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从票箱里边跳到了主席台上”,以全票连任景洪市委书记的陈学刚强调,“新的班子一定要趁势而上。一次成功的换届,要通过换届使整个班子成员受到一次组织考验,要把发展的精神换出来。”
“这次换届大家在纪律上的认识是空前的”
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
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是换届成功的保证。西双版纳州委和各县市委把匡正换届风气作为换届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严格按照中纪委、中组部“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的要求,采取纪律教育和宣传、谈心谈话、公开承诺、风气测评、全程监督、严格问责等方式,认真落实“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的要求,用铁的纪律保证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换届开始之初,西双版纳州就在全州组织开展了以“开展一次集中教育、签订一份承诺书、发放一本《严肃换届纪律手册》、发送一条警示短信、发送一封公开信和严肃换届纪律卡片、组织一次谈心谈话”为主要内容的“六个一”活动。
鲜活的实例是最好的教材。西双版纳州将中组部《严肃换届纪律警示教育案例选编》通报的14个案例、云南省通报的3起警示案例制作成教材,将“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和省纪委、省委组织部“10个严禁”制作成换届纪律宣传卡,发送到各级党员干部手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对用人不正之风的“免疫力”。
除在全州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中签订严格遵守换届纪律承诺书外,县市党委换届工作中,勐海县将签订承诺书的范围扩大到了每一个党员。景洪市普文镇还要求相关人员与家属一同签订换届承诺书,实现了“双承诺。”
“承诺制相当起作用。”西双版纳州委副书记胡志寿认为,兑现承诺是人的首信,在严守换届纪律中推行承诺制成效显著。
针对民族地区的特点,在换届宣传中,西双版纳州开展了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民族干部宣传、民族语言讲解、民族文字阐述、民族文化体现”宣传活动。对少数民族党员群众,用汉语讲不好理解的,发动民族干部用民族语言进行讲解。把换届的纪律要求、换届工作的重大意义、换届工作动态新闻等,翻译成傣族等少数民族文字,发放到村寨,发放到党员群众手中。在本地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上,用傣族、哈尼族、布朗、拉祜、基诺等民族的语言进行播报。
换届宣传做到点面结合。在县级党委换届中,广泛宣传换届纪律的同时,西双版纳州开展了重点对象换届纪律专题谈心谈话活动。各县市委书记与县市常委、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县级及后备干部必须一对一面谈,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领导与科级领导干部必须电话约谈,各级党组织负责人与党员干部必须逐级恳谈,广大党员干部利用短信网络问谈——专题谈心谈话活动中明确了“四必谈”。采用集中谈与约谈、个别谈,当面谈与电话谈、短信谈、网络谈相结合的方式,与主要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进行严肃换届纪律谈话达到100%。
通过以上这些特色鲜明的宣传方式,结合《组工通讯》、《组工信息》和“12380”举报网站、“12371”手机短信、创先争优手机短信平台,配合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西双版纳州在换届纪律宣传中实现了广播有声音、报纸有文字、电视有画面、网络有内容、党组织活动场所有资料。
“通过这些有特色、有实效的宣传手段,要确保换届纪律知晓率在全州党员中达到100%。”西双版纳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娥三特别强调了这个“全覆盖”。
记者走访了景洪市嘎洒镇曼丢村民小组、曼掌村曼景保村民小组,以及基诺山基诺族乡新司土村等傣族、基诺族少数民族村寨,提起各级党委换届,除了村干部熟悉相关情况,普通党员也对换届有所了解。
“较之以往的党委换届,这次换届大家在纪律的认识上是空前的。”西双版纳州委常委、组织部长赵刚告诉记者,从乡镇换届到县市换届,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党员群众把换届当成了“家务事”,积极参与,踊跃监督,实现了换届工作零上访、零违纪、零举报。
“换届也是对基层党建成效的一次检验”
党建与换届相互印证,相互补充
“换届要换出活力来,要换出党内和谐、团结,要换出党的威信来”,州委书记江普生认为,党建与换届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党委换届也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党建工作。”
“换届好不好,不是靠突击来的,也要看党的建设基础好不好。”记者问起西双版纳州县乡党委换届的成功经验,赵刚首先提到了党建基础。
西双版纳州所有的行政村都建设了基层党组织村级活动场所,同时还覆盖了所有边境沿线的自然村。“在我们这儿,村里最漂亮的房子就是村委会。”在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新司土村,记者听到老百姓这样说。
新司土村,是基诺族聚居地。这是国务院宣布的我国第56个民族,属于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在党的关心下,他们从狩猎共食,发展到现在的文明社会。村里不但健全了党组织,党的各项活动还开展得红红火火。在村委会村务公开栏里,贴满了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村党总支书记沙腰告诉记者,乡镇换届的时候,乡里会到党总支和大家交流意见,党总支再和各个村民小组所在的党支部沟通。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换届能否顺利进行,就是在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果。“细胞平时都很好,血液循环就好,人的活力就在,精神就好。”在胡志寿看来,换届也是对基层党建成效的一次检验。
西双版纳州县乡党委换届工作正式选举时未出现一张废票。“这证明党代表们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都很认真、很严肃。”胡志寿对此引以为豪。
县乡党委换届,换出了基层百姓对党组织的拥护和信任,换出了领导干部对肩头责任的明确和鼓舞,换出了党内和谐奋进、团结一心的氛围。乘着换届的热潮,西双版纳州各级党员干部迅速投身为民谋发展的工作中。他们必将以昂扬向上的朝气、踏实奋进的干劲,带领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创造更加辉煌的下一个五年!(记者 一禾 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