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整改 标本兼治 切实解决群众利益问题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坚持从严治政、依法行政,充分发挥各级纠风部门职能作用,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加强监督检查,狠抓各项任务的落实,取得了政风行风建设的阶段性成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纠风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一些领域存在的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十分突出,人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一、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一些地方在征地补偿安置工作中征地程序不合法,与农民协商不够,补偿费偏低或不到位,甚至克扣、截留、挪用农民的征地补偿费,农民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有的地方土地市场秩序失范,经营性用地没有全部实行招拍挂,少数国土所存在乱收费和乱罚款现象,损害群众利益。
(二)是拆迁安置遗留问题较多。部分不法开发商采用合同诈骗或恐吓欺瞒,甚至利用社会闲杂人员、黑恶势力进行野蛮拆迁,使一些老百姓受到无辜伤害。一些市民拆迁安置费用长期得不到落实。导致民怨鼎沸,上访不止,给社会增添了不安定因素。
(三)一些学校巧立名目收费,擅自提高标准收费,扩大范围收费,对属于学生自愿缴纳的费用也统一收取,加重了学生家长负担,致使农村少数地方一些家境困难的孩子因不堪重负而失学、辍学,过早地外出打工。
(四)少数医院不按规定参加药品集中采购,药品回扣问题严重,致使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城区和农村无证行医、假医假药问题比较突出;少数医生医德医风丧失,开单提成、收受红包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老百姓有病不敢上医院,有病上不起医院。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败坏社会风气。
二、开展专项整治,切实解决好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级纠风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上的指示精神,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认真查摆本地区存在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限定整改时间,落实整改措施,保证整改效果。要通过专项整治活动,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成效,感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实惠。要重点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解决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完善补贴资金发放办法,落实涉农价格收费政策规定;严肃查处截留、挪用、克扣强农惠农补贴资金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违法违纪行为;保障和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切实解决在农村土地承包、流转、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治等环节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坑农害农行为;对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以服务农民为重点,建立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在惠农资金发放、政策咨询、信访投诉等方面,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
(二)坚决纠正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行为。进一步规范征地拆迁工作,加大对农村土地征用、流转的监管力度,纠正“未批先征”、“边批边征”、“以租代征”行为,确保征地补偿款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严格依法拆迁,严禁突击拆迁和“株连式”拆迁。对采取暴力、威胁或者无故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拆迁人搬迁的,要严肃查处;对违法违规强制征地拆迁引发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要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三)加强保证性住房政策措施监管。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化市场监管,遏制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强化对保障性住房建设、住房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和分配使用的监管。加快解决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建设进度和资金使用等情况,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用地和资金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四)以落实各级政府监管责任为重点,认真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行为;组织协调相关部门推进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严厉打击违法药品广告;明确食品药品安全各环节的监管责任,强化综合协调机制,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度,确保食品药品安全。
(五)以源头治理为重点,加大治理公路“三乱”工作力度。加强收费公路管理,严禁违反规定新增涉路、涉车收费项目;认真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确保道路畅通;严格规范公安交警,交通运政、路政等涉路部门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严肃查处各种名目的公路“三乱”问题;逐步建立健全责任倒查制度,巩固源头监管。
(六)以深化和完善免费义务教育为重点,继续下大力气治理教育乱收费。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收费行为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设立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统一征订教辅资料和开办有偿补习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取赞助费、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违反“三限”(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政策的问题;督促各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制定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对学前教育收费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七)继续开展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强化医改资金监控,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积极推进和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统一配送工作,确保公开透明运行;深化对医疗机构收费行为的监管,坚决纠正和制止各种乱加价、乱收费行为;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考核办法;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
三、加强反腐倡廉体制建设,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一)严肃查办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案件。在抓好当前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整改的基础上,对其他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各级各部门也要认真解决好。对专项整治的七个方面,如果继续发生严重损害群众利益导致恶性事件,不仅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而且要追究领导者的责任。各级纠风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把纠正和查处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要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创建“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单位”活动,加强基层单位的行风建设,对执法不公、吃拿卡要、态度蛮横、刁难群众等问题要严肃查办。
(二)加强教育督导,抓好制度落实。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之所以纠而复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制度落实的不够到位。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管用的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还要建立制度运行保障机制和制度运行监管机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认真执行制度,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单位和人员,该通报的要通报,该曝光的要曝光,该追究责任的要追究责任。对各类乱收费问题开展综合治理,对中央明令禁止的乱收费问题,要加大查处力度,并建立长效机制。
(三)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发生,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部门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监督主体的作用,才能使执法行为受到有效制约。一要畅通监督渠道。要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制度,逐步推行党务公开,只有实行了公开,才能便于群众监督。对群众反映上来的问题,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要有专门机构或人员收集处理,处理意见要及时反馈给反映人,要力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二要构建监督网络。要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职能作用,把党内监督与国家机关权力监督、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重点地开展监督工作,建立功能互补、制约有效的监督网络。纠风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注意收集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信息,提前防范损害群众利益行为发生。三要开展专项检查。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检查,确保群众利益不受侵害。要长抓不懈,防止问题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