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理论探索

民意反映机制建设:规范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1-07-22 18:30:14 浏览: 437

    各级党政领导对民意要高度重视,明确负责各民意通道的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保证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保障群众的权利和利益。如果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应该按照“谁主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民意是人民群众共同的、普遍的思想或意愿,是判定社会问题真理性的尺度。马克思认为:“发表意见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因为它是一切的基础。”尊重民意已成为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民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日益增强,民意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与日俱增。完善的民意反映制度,可以引导民意理性表达,有利于党和政府准确把握社情民意,有利于集思广益,实现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利于实行民主监督,化解矛盾,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制度化的民意表达制度。目前,我国主要通过人大制度、政协制度、信访制度、民意调查中心以及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反映民意,这些制度和渠道在反映民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这些制度、渠道也存在一些缺陷:有关民意反映的制度和立法,在总体上还呈现出制度化、法律化程度较低的状况;制度设计不够合理,可操作性不强;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民意反映失真现象以及民意反映低效等问题。规范与完善我国民意反映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完善并不断拓宽民意反映的渠道。第一,完善人大、政协反映民意的渠道。人大代表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民意,把真实的人民群众的意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各级政协要强化措施,加大力度,有效地反映民意,真正体现民主监督。第二,完善信访反映民意的主渠道。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信访条例》,反对形式主义,严格实行信访案件办理情况报告制。引导群众利用合法方式反映问题,推动信访活动依法、规范、有序进行,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第三,建立健全反映民意的群众团体渠道。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妇联、工会、共青团和其他群众团体反映民意的作用。第四,完善民意的直接反映渠道。要完善深化各级党政领导调研制度、接待日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下访接待群众制度等,开辟领导干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直接渠道,直接倾听老百姓的心声。第五,完善新闻媒体反映民意的渠道。报纸、杂志、电视、网站等新闻媒体在民意的收集和表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网络民意的“力量”在近两年愈发强大,其传播及时、覆盖面广、参与方便的特点,为政府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成本低廉、反应快速的平台。当然也要严防媒介“越位”, 防止其倾向性的炒作形成的“舆论偏见”上升为“民意”,影响事件的公正解决。第六,开辟反映民意的其他渠道。建立和完善政府服务投诉电话、网上接待室、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的现代化沟通方式。

[PageNext]


    强化回应处理制度。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多层次的民意处理制度,避免出现多头管理、无人管理、推诿扯皮踢皮球的现象。将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及时进行整理、分类,综合分析,属于自己承办的事项要及时办理,不属于自己承办的事项应及时转交,并将办理过程、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群众。要加强政府积极的回应能力建设,各级政府堵塞和打压民意,而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积极回应的能力,确保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不断提高民意反映机制运行的效能,使民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尤其要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意愿表达问题,保障他们的话语权得到充分实现,将突发式、群发式等体制外意愿表达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强化责任,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行为,严格办事时限规定,防止推诿扯皮。各级党政领导对民意要高度重视,明确负责各民意通道的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保证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出现问题及时处理,保障群众的权利和利益。如果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应该按照“谁主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追究其相应的责任。


    加强民意反映的法治化建设。反映民意必须要坚持依法有序进行。我国宪法赋予了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公民在行使这些自由和权利时,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有些公民在面对一些问题时,往往只看到表象,有时会采取一些非理性的、非法的方式反映。这时就需要政府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帮助他们把真实想法合法地表达出来,引导民意表达走上合法规范的轨道。在充分尊重和保障公民依法反映意见的同时,必须坚决反对和打击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违法犯罪行为,实现民意反映的法治化和规范化。


    完善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制度。把民意纳入决策机制,不断完善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决策制度。进一步完善群众意见征集制度、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各级党政机关要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等方式,公开即将出台的重大决策或直接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聆听有关利害关系群体、社会各方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对事关公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通过举行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听证,是平衡各方利益、获取民意的重要途径。当前不少听证会存在参加人员不对称、获取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政府应利用听证会,扩大社会参与面,邀请多方主体参加,实现与社会各阶层的直接沟通,以便直接了解民情、听取民意,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基础上。


    建立健全民意反映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保证民意反映渠道畅通的监督机制,加大督查、督办力度,规范民意处理的督查、督办程序,确保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对阻塞民意反映渠道、歪曲民意和故意制造民意失真的问题严肃查处,使有关民意反映的制度规定得到执行。(作者王芳系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
  

更多推荐
更多
【清廉网】(葛霞)2022年是国企改革行动的收官决胜之年,鑫盛元公司坚决贯彻落实兵团、第十一师党委决策部署,兵团建材集团关于《兵团建材集团三...
作者:葛霞2022-08-29 09:11
【清廉网】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是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组织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纪检监察队伍能力建设,多次...
作者:李华云2022-08-09 09:47
【清廉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昌宁县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日臻完善,基层治理方式和手段...
作者:马宏2022-07-07 07:42
【清廉网】(王继荣)全面建设清廉山西,是山西省委坚定历史自信、捍卫“两个确立”,牢记领袖嘱托,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政治自觉和...
作者:王继荣2022-06-20 08:21
【清廉网】​(李元刚)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
作者:李元刚2022-04-08 07:56
【清廉网】​审理谈话是案件审理人员在对案件的事实、证据、定性、处理及办案程序、手续等进行全面审核后,在案件提请本级纪委常委会议或监委委员会议...
作者:云鸽2022-03-29 08:18
【清廉网】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以及长期执政必须牢牢抓...
作者:郝敏2022-03-07 08:25
【清廉网】​“公安大脑”是我国公安工作迈入21世纪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手段赋能警务工作,通过搭...
作者:周秀银2022-02-11 09:46
【清廉网】​(土左旗纪委监委 云鸽)​案件审理工作在整个案件查处中起着把关定向的作用,是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土左旗纪委监委积极响应...
作者:云鸽2021-12-31 08:36
【清廉网】​(土左旗委巡察办 陈涛)作为一名基层巡察干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要始终保持突破进取的斗争心,从...
作者:陈涛2021-11-30 08:58
【清廉网】​(土左旗纪委监委 云鸽)​手机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通信及学习娱乐工具,它的好处便利是无与伦比,这些大家都知道,但它的另一...
作者:云鸽2021-11-30 08:55
【清廉网】​(吕宏伟)​安全是审查调查的生命线。新城区纪委监委坚决贯彻落实依规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的相关要求,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审查调...
作者:吕宏伟2021-11-04 09:17
【清廉网】​(思茅区纪委监委 李睿)​搜查措施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赋予的“12+3”项监察措施中的重要一项。笔者曾...
作者:李睿2021-11-03 10:19
【清廉网】​(海阳市纪委监委信访室 张浩)​近日,烟台海阳市某镇某村一群众网络实名举报该村征地拆迁补偿标准过低,这位群众通过电话咨询8900...
作者:张浩2021-10-25 10:12
【清廉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回民区纪委监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以案件查办为抓手,通过深入剖析案发原因,找准问题结...
作者:张琦2021-09-14 11:56
地方频道
更多


微信公众号


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