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的思路提升反腐倡廉实际成效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决策。作为一名县纪委书记,面临当前反腐倡廉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是摆在面前必须进行理性思考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反腐败斗争的形势和现状看,总体而言,成效显著。但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一些部门、一些领域的的腐败现象仍然严重,很多制度和部署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特别是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受贿时有发生;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问题仍然存在;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拒腐防变意识和抵御腐蚀能力下降。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危害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执纪机关,责任重大,使命艰巨,必须围绕中心发挥职能,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保驾护航,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做到“四个围绕”。
一是围绕“抓落实”,在加强监督检查上下功夫。纪检监察工作要紧紧围绕确保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当前,重点要对产业结构调整、重大基础建设、城镇开发、扶贫惠农、生态建设等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以监督促落实。特别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规划、立项、审批、建设以及资金管理使用上,加大跟踪检查监督力度,确保规范运作、不出任何问题。
二是围绕“保干部”,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为了有效防范各级领导干部决策失误、权力失控、行为失范,最大程度使党员干部不犯错误、少犯错误。坚持从教育入手,开展多种形式的反腐倡廉教育,使广大干部进一步强化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道德底线、纪律红线,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违规违纪甚至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是围绕“促和谐”,在纠正不正之风上下功夫。建立健全民主评议、举报电话、互联网站相结合的监督体系,会同有关部门,重点解决好惠农政策落实、征地拆迁、社会保障、农民负担等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狠刹乱收费、乱摊派、乱推销等不正之风,抓一批顶风违纪的反面典型,从严处理,公开曝光。
四是围绕“优环境”,在提高行政效能上下功夫。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公开承诺、首问负责、代理服务、限时办结、并联审批等项制度,清理不合理的审批条件、收费项目,简化审批环节、办事流程,提高工作标准、办事效率。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中梗阻等影响和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坚决查处。
二、不断增强工作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只有采取有效的工作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必须结合本县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找准重点,抓住关节点,选好突破点,谋划、制定出适合本地实际的办法措施。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反腐败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具体做到“五个坚持”,处理好“三种关系”,突出“五个抓好”。
一要做到“五个坚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到围绕发展、服务发展、保障发展。通过对项目建设、城镇建设、安全生产、惠农政策落实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努力确保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坚持把优化发展环境、查处腐败问题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机关效能建设和民主评议等活动,切实解决我县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硬措施改变软环境,以软环境促进硬发展。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通过严肃查处农村土地承包、教育收费、医疗服务、征地拆迁和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方面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有效震慑腐败,形成和巩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局面。坚持以完善惩防体系为重点,把预防腐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中央《工作规划》和省市委《实施意见》,抓好各项任务的分解和落实,从教育入手,推进改革和制度建设,把预防腐败寓于各项改革措施之中;坚持把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我们把信访作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处理信访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同时注重发挥县乡村三级信访网络的作用,达到及时息诉罢访。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政策,从源头上减少或避免信访问题的发生。坚持以责任制为龙头,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任务的落实。在抓好责任分解、责任考核的基础上,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特别是今年以来,把落实省纪委“十个严禁”、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明察暗访情况作为责任追究的内容之一,有效的保证了责任制落实不脱节、不走样。
二要处理好“三个关系”。抓好反腐倡廉工作,是各级党委的重大政治任务,纪委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统筹谋划,协调安排。首先,要处理好党委和纪委的关系。既要始终坚持党委的统一领导,又要充分履行纪委在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中的职责,既要当好县委书记的参谋和助手,又要敢于承担责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既要当好运动员,又要当好裁判员,既要抓好县委安排的各项分管工作,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纪检监察工作上。其次,要处理好纪检监察机关和乡镇、部门的关系。纪检监察机关既要大胆履行反腐败的职能,又要善于协调,工作不能大包大揽,学会“弹钢琴”,充分发挥在反腐败工作任务中的牵头作用,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反腐败工作合力。第三,要处理好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和解决本地实际问题的关系。把中央和省、市的精神具体化、地方化,增强工作特色和针对性。要切合实际、找准定位、协调到位、工作到位,着力督促指导和检查推动,从而保证政令畅通、保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突出“五个抓好”。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既要给县委当好参谋,又要发挥主动性和牵头作用,切实履行职责,更好地服务加速发展、保障科学发展。当前,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突出抓好案件查处,坚决查办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抓好专项治理,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发展环境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抓好各项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教育;抓好制度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的落实,规范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抓好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履职能力。
三、不断探索工作的规律性和创新性
创新是推动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生机活力。要探索新形势下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研究腐败问题的形成、发生、发展的规律,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对症下药”、破解难题。
首先,要敢于解放思想。对一切有利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都要尝试,对工作中出现的一切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都要认真加以研究。要敢于摸石头过河,敢于“吃螃蟹”,善于发现实现创新的“突破口”。针对近年来专项资金治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我们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和监管制度,建立了责任台账和“责任双追究”制度,实行了对项目运行的动态管理、全程监督,有效的杜绝了责任不明确、执行不彻底、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其次,要做到统筹兼顾。抓纪检是为了加快发展而不是阻碍发展,要将纪检监察工作放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中去统筹谋划,只有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工作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才能实现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要注重推进反腐倡廉教育的创新,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推进案件办案工作的创新,充分发挥办案的治本作用;推进监督工作的创新,切实做到了关口前移;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以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深化行政审批、干部人事制度和财税投资体制各方面的改革,着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第三,要积极探索规律。当前,反腐倡廉工作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我们做理论的探讨,要在已有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理性思考,找出其特点和规律,在实践中加以丰富和完善。一要处理好“惩”与“防”的关系。惩治和预防腐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两者缺一不可。惩治有力才能保证预防有效,惩治的最终目的是要加大预防和建设的力度。只有通过查处腐败案件,举一反三,才能发现和查找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漏洞,并及时予以完善,更加有效的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二要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抓点带面、点面结合是抓好工作的重要方法。在纪检监察工作中,要学会把重点、难点与面上工作有机统筹协调起来,结合实际,集中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带动其他工作全面推进。我们在廉政教育上,就把康保二人台作为廉政文化进农村的有效载体,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三要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小问题会积累成大问题,终究会酿成大祸。党的干部如果对待群众方法简单粗暴、态度蛮横,就会引起群众不满,就会使一些小矛盾激化变大。在信访稳定上,如果群众信访问题处理不及时,就会酿成进京赴省越级访。案件查处,如果忽视细节,不按程序办事,就会影响办案质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有一个客观、准确、科学的认识和判断,对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建设的规律、特点有进一步的把握,既要抓大,又要抓小;既要抓点,又要顾面,针对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措施。(赵艺杰 康保纪委监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