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风建设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都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新时期,面临新的形势及当前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及消极腐败现象。如何强化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
作为新时期的一名工作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促进廉洁从政是值得我们思考问题。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学习,使自己对机关作风建设及廉洁从政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
一、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无论是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我们党依靠艰苦奋斗的作风,不断战胜困难,不断取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一)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拒腐防变的需要
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不畏艰苦著称于世。我们的古人早就讲过,“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这些警世名言,今天对我们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举世公认的巨变,都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进行的,都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我们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其中涌现出了许多郑培民式的先进人物,他们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他们用生命培育的艰苦奋斗精神,激励着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但是,应该看到,这些年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中有滋长蔓延之势,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一部分党员、干部那里被淡忘了,在少数人那里甚至丢得差不多了。大量事实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能不能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对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是一个很现实的考验。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作了许多重要论述。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向全党特别是高级干部敲了警钟,提出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号召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牢记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两个务必”,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因此,我们要认真领会、切实贯彻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关于坚持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坚持发场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防线,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
如今,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时期,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也应当看到,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国际环境来看,一些人总是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富强及中华民族的崛起,“亡我之心不死”,以致经常给我们设置障碍和制造麻烦,妄图阻碍我们加快发展的步伐。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这就决定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国,冲破阻力求快速发展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有时还会是十分艰苦的。同时,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乎所以而丢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二、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
领导干部是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带头人,肩负着重要使命,担负着重要职责,这支队伍能否躬身实践,能否坚持艰苦奋斗,廉洁从政,对全党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必须继续发扬光大。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现在少数干部中滋长着追求享受、贪图安逸的现象,有的拿着公款搞高消费。这样干,叫群众怎么没有意见?己不正,焉能正人。对江泽民同志这一深刻论述,我们要认真领会,切实贯彻,努力成为艰苦奋斗、廉洁从政的楷模。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把解决干部生活作风问题,作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加以强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改进领导干部生活作风,核心的问题是要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
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是削弱共产党人革命意志的腐蚀剂,是滋生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温床,是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大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确有部分党员干部中甚至领导干部艰苦奋斗思想淡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抬头,错误地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艰苦奋斗精神过时了,甚至还出现了艰苦奋斗会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歪理论,这是十分错误的,也是十分危险的。无数事实证明,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违纪违法道路,往往是从贪图安逸、追求享乐开始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的干部,我们必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绝不能在群众还不富裕时自己带头享受,更不能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应当向郑培民同志那样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学习他奋发有为、扎实工作、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学习他始终保持共产党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谦虚静谨慎、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要清清白白“做官”。领导干部能力再强,政绩再好,如果在廉政建设上出了问题,对于组织来说,是一种损失;对个人来说则前途尽失;对家庭来说必毁坏声誉。要始终不忘人民的教育之恩,集体的扶助之恩,组织的培养之恩,保持正气常在。
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我认为对党员领导干部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在思想上道德上,要求领导干部自觉加强修养,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二是在精神状态上,要求领导干部坚决防止和克服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思想,始终保持艰苦奋斗、意气风发的革命精神,坚持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创造性、奋发有为地开展工作;三是在实际工作中,要求领导干部真抓实干,廉洁从政,狠刹奢侈享乐之风,带领群众共创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
三、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
只有坚持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是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说过的一段话。我们要认真领会,牢记在心。
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是一部为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历史。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就是为了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是我们党始终赢得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护和支持、永葆蓬勃生机的根本原因,也是我们党率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刻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时刻牢记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坚持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一是要始终坚持想问题、定政策、办事情着眼于大多数群众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众的指导原则,始终坚持边发展经济边改善群众生活,把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活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件大事来抓。二是要维护好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利益,就是在一切工作中,都要切实维护好他们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而不能侵犯和损害他们的利益。三是为群众谋利益,必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谋利益,是转变作风的一个重要环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只有真正深入基层,真正深入到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中去,才能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进一步密切同人民群众的感情,也才能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才干。
艰苦奋斗,廉洁从政,加强自律,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和“八荣八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不断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弥勒县司法局 高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