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五风”建设 争做“五个”表率
——对加强纪检监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思考
党的作风,亦称“党风”、“党的风格”,是指在党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世界观在党的活动中的集中表现。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出许多观点,并作了深刻阐述。《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建设概括为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党的十六大后,胡锦涛同志在要求全党重温“两个务必”的同时,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先后提出了“八荣八耻”和“八个方面良好风气”,把作风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党的主要领导的论断和中央的决定,对于加强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对履行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行政监察职能的纪检监察干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本文根据笔者的学习和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纪检监察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提出一些初浅的看法,以供商榷。
一、要加强学风建设,争做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表率
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反腐倡廉工作任重道远。在这样的情况下,领导干部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因此,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各级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真正学懂弄通,掌握精神实质,提高政治理论素养;要自觉学习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要结合业务工作实际,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党政纪条规,提高自身的业务工作水平;要加强会学、会想、会做、会写、会说的基本功训练,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提高履职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争做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表率。通过勤奋学习,着眼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应用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工作中,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思路、促进工作的措施、领导工作的本领,转化为推动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
二、要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争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表率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思想作风建设是党的作风建设的灵魂,对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和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等起着支配作用,是树立良好作风的关键和根本。因此,各级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求在党的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根据变化了的形势和任务,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要正确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经济和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胆突破影响发展的观念性障碍和机制性障碍,不断探索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理念,创造性做好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工作。要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反腐倡廉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在查办案件、纠风治乱工作中,突出政治效果、法纪效果、社会效果,努力实现三者的统一。通过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使纪检监察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地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表率。
三、要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争做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表率
工作作风是党在各项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工作作风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现实生活中个别领导干部身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作风不深入、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突出问题。这些不良作风从根本上违背了我们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宗旨,损坏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人民群众的位置。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方面,都要考虑客观实际、把握客观规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表面文章等现象,自觉做到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在思想感情上,要时刻贴近人民群众,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下大力气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克服浮躁情绪,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真正解决民生问题。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业绩。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就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定下来的事情要抓紧实施,部署了工作就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一些关键的、重要的环节,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抓紧抓好。就目前而言,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抓好查办案件和纠风治乱工作,抓好对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规范各级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
四、要加强领导作风建设,争做发扬民主、团结干事的表率
领导作风是领导干部在领导岗位上所表现出来的领导态度和领导行为。我们党历来重视领导作风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充分发扬民主,维护集中统一,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环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就发扬党内民主问题时指出:“党内民主发扬得充分不充分,同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作风关系极大”。这实质上讲的是领导作风问题,也充分说明了领导干部作风问题在党的作风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各级纪检监察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实行正确集中的重要性,认真总结反思这方面的经验教训,确保民主集中制真正得到贯彻执行。要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严格按照规则和程序办事,防止把程序作摆设,把民主当形式。要正确处理好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一切重大问题都要坚持集体讨论作出决策,防止“一言堂”和“家长制”。要正确处理好维护班子团结和坚持党性原则的关系,在班子内部提倡民主讨论、各抒己见。同时,注意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沟通,努力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工作氛围,营造人人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工作环境。
五、要加强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建设,争做修身立德、廉洁奉公的表率
生活作风是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作风整体的组成部分,是领导干部个人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总体上讲,我们党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但是,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一部分干部由于不注重思想改造,生活上贪图享乐、骄奢淫逸的作风有所滋长。主要表现在:有的不思进取,关心生活胜过关心工作;有的不能自律,热衷于物质享乐;有的不注意管好自己的配偶和子女,为家庭谋私胜过为群众谋利;有的甚至腐化堕落。凡此种种,都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损坏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针对这些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语重心长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这无疑又给党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前车之覆,后车这鉴。作为纪检监察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遵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模范。要始终牢记胡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把它们转化为自己自重的准则、自省的镜子、自警的标尺、自励的目标,推动各级纪检监察干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践行良好风气的表率。要树立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生活中时时处处慎思、慎微、慎独、慎行、慎好,切实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抵御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做修身立德的楷模,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综上所述,只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才能塑造纪检监察干部“为民、务实、清廉”和“可亲、可敬、可信”的良好形象,也只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建设,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要求,才能肩负起《党章》和《行政监察法》赋予的神圣职责,开创反腐倡廉工作新局面。(张瑞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