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制度抓落实 以人为本求发展
为更好地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我局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职工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理念,从机关的作风建设抓起,从窗口单位抓起,从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抓起,特别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在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监督管理上下功夫,以此促进民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思想教育,树立公仆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民政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很多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使干部职工不断提高对做好民政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一是在全系统干部职工中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教育干部职工明辨廉、耻、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多作奉献;二是结合“云岭先锋工程”,开展“领导当楷模、机关作表率、基层树形象”的活动;三是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团结干事意识,努力在干部职工中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四是利用政治学习日组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报刊、杂志登载的各行各业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以先进的思想教育人,以模范人物的行为鼓舞人、鞭策人。五是请检察院的同志采取“以案说法”的形式对干部职工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纪意识。
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个旧市民政系统行业多,其工作业务、工作范围、工作职责、服务对象有所不同,为避免工作的随意性,使民政工作有章可循。我局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和民政工作实际,不断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如局机关制定有《党委工作规则》、《局长办公会议制度》、《个旧市民政局机关行政管理工作若干规定》,内容包括用车、接待、请假、经济开支、出差等。凡人事干部任免、工程项目招标、重大经济开支等重大事项,都坚持做到集体研究、集体决策。特别是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制度。以前,局机关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定,一些科室办证收取现金,容易出现漏洞,针对苗头性问题,我局就在财务制度中明确规定:科室办证只开具票据,一律不得收取现金,涉及现金的收取由局财务统一办理。通过不断建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全局各项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坚持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随着民政工作内容的不断拓展和群众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群众关心和需要了解的政策法规和热点难点问题也日渐增多。为此,我局在成立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认真履行职责,一是在局机关设立《个旧市民政局政务公开栏》,将民政的主要职责、机构编制、办事程序、服务承诺、政策法规、收费事项等上墙进行公开;二是全局干部职工上班时间坚持亮证挂牌上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要求所有基层各单位都坚持每月将财务收支情况上墙公布,烈军属总厂、福利厂等企业还坚持每年向职代会报告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情况。市殡仪馆对社会公开收费标准、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实行丧葬服务“消费清单”,让丧属明明白白消费,并专门设立意见箱和举报电话,聘请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10名行风监督员。坚持一年召开一次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殡仪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增加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服务至上理念
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特别是窗口服务行业,要为人民群众服务好,要让群众满意,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为使殡仪馆整体景观和环境达到和谐统一,更好地为广大丧属服务。近年来,我局按照国家等级殡仪馆的标准,采取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方法,多方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对馆容馆貌和殡仪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2006年,又投资数万元,按照“现代化、国际化、人性化”的标准作了总体规划。市福利院、干休所、救助站等基层单位也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对基础服务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据统计,几年来我市民政系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近1000万元,为不同服务对象、服务层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还特别注重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服务质量的改善,所有服务单位都坚持使用“您好”、“请”、“再见”等文明用语。市社会(儿童)福利院,还结合特殊的服务群体,干部职工带头为老人和孤残儿童做好事,党员团员自觉在节假日或党团活动日,带领老人、孤残儿童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了老人和孤残儿童树立爱国家、爱集体、爱人民的社会主义新风尚,护理人员把老人当作自己的长辈,老人把护理人员当成自己的儿女,孩子们亲切地称呼女职工为“妈妈”,职工则把孤残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和亲人,不是一家,胜似一家。2004年开始实施“明天计划”项目以来,在省、州的大力支持下,儿童福利院已投资100多万元,为89名孤残儿童实施了康复手术,仅刘宇琳人工耳蜗手术医疗费就高达20多万元,充分保障了孤残儿童的健康权。(个旧市民政局 张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