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关键在实践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倡导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八个良好风气。笔者认为,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必须切实抓紧抓好,而关键在于实践。
何以在实践
其一、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就极其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强调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在理论上对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了大量的论述,而且在如何实践上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作出了表率。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届中央全会几乎都有一次会议专门研究党的作风建设,就党的作风建设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可以说,我们党在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理论阐述上是非常深刻、充分而全面的,对于切实引导领导干部转变作风产生了重大作用。但是,从现实来看,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差距却也很大。问题突出表现在,讲的多,做的少;讲功好,做功差;要求多,效果不理想。当然,从领导干部作风的主流来看是好的,但也确实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的讲话中列举了“八个方面”作风问题,为什么这些问题总是在一部分领导干部身上存在?为什么一些问题总是反复存在?为什么一些问题还愈益严重?是我们在理论上认识缺乏、认识不深吗?应该不是。关键问题还是在实践上存在严重不足,导致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成效始终不能令人满意,让人民群众颇有微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
其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既要重视“言传”,更要注重“身教”。邓小平同志说得好:世界上的事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马克思有句名言:“一步实际行动胜于一打纲领。”俗话也说:言传不如身教,又言:空谈误国。这些至理名言,无不强调实践的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很多有关作风建设的规章制度、纪律规定,先后在全党范围组织开展了整党、“三讲”、“先进性”教育等思想作风整顿活动,但是,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根本、最深刻的原因之一就是“说到没做到”。很多规章制度、纪律规定在一些领导干部面前被所谓“潜规则”所取代。试想,如果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能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去做,自觉遵纪守法,凡事都按党和国家的法规政策办,还哪里会存在那么多问题?还需要三令五申地强调作风建设问题吗?诚然,寄希望于人人都自觉,个个都完美,不符合唯物辩证法。但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是解决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的关键。
其三、解决领导干部作风存在的突出问题既要重视思想教育,更要注重切实整改。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要看实际行动。胡锦涛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思想教育,使其充分认清危害,更关键的是各级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切实进行整改,把作风建设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实践之要
其一、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从自我做起。首先,说给众人听,不如做给众人看。胡锦涛同志向全党领导干部提出要积极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涵盖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各级领导干部应当从自我做起,严格按照要求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在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积极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过程中,如果只是停留于组织学讲话、下一个文件、搞一个活动,甚至只是讲给别人听,要求下级做,而不是从自我做起,努力践行,就不可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其次,从自我做起,就要求从上级做起。古话讲“上行则下效”。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全社会的表率,党的领导干部又是全党的表率。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全党做到的,中央和各级领导机关要首先做到;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做出榜样。再次,从自我做起,就要求从点滴做起。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涉及到许多方面,无论在哪个方面都要从小事做起,不从小事做起就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领导干部生活在群众中,群众就是从领导干部所作所为的一些细节来观察、判断其作风好与不好的。领导干部都能从点滴做起,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能出现质的飞跃。领导干部作风好了,就能极大地带动和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使广大群众看到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效,从而更加坚定对党和国家前途的信心。
其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从健全制度抓起。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为制度就是导向,就是机制,就是规则。制度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一种内在的牵引力、鼓动力和约束力。制度是“硬道理”,制度好则有序,制度不好则无序。制度好比是铁轨,人的行动好比是行驶的火车,人人遵守制度,沿轨道前进,就能顺利达到目的地;违反制度,火车就会脱轨,导致车毁人亡,可见制度是何等重要。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从健全制度抓起。从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角度看,我们党和国家还要建立健全以下几方面重要制度:一要科学解释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现在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把民主集中制简单地等同于“一把手”负责制,或者片面理解和执行“一把手”负责制,认为既然是“一把手”负责制,就是“一把手”说了算,一切都要服从“一把手”,不管“一把手”的意图正确与否,不管是否得到班子多数的认同,都要唯“一把手”之命是从,导致“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甚至无限膨胀,使得“一把手”几乎不受监督,从而带来一系列问题。二要尽快制定领导干部家庭财产申报制度,从根本上解决监督难的问题。三要改革监督体制,好的监督体制是确保监督实效的制度保障,也是切实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制度保障。要针对对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难以监督甚至无法监督的实际问题,认真研究体制机制上的问题,要从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者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上探索新的监督体制,要解决监督者(权)受制于被监督者的体制障碍,使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权力行为受到严格有效的监督。四要改革完善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制度,解决好领导干部公车使用、公款接待支出等方面“公私不分”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要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清正廉洁之风就成了纸上谈兵。五要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干部人事制度等。总之,制度建设是根本,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如铁轨出了问题,火车难免倾覆一样,没有健全完备的制度作基础、作依托、作后盾,其他措施都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作风建设问题。
其三、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从建立长效机制抓起。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必须长期抓、经常抓,一以贯之,抓出成效,促使党员干部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忠实实践行为准则的良好习惯。为此,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起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一要健全责任机制。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主要领导要增强责任意识,履行“一岗双责”。各级、各单位的主要领导既要做好表率,又要认真负责,带好班子,带好队伍,切实负起分管范围内的作风建设责任。同时班子成员要分工负责具体抓,层层抓落实,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二要创新领导干部作风考核机制。要探索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作风考核评价体系,把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素质的重要方面。要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把作风过硬的干部选拔上来,不让认真干事业的人“吃亏”,不让勤政廉政的人“吃亏”,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坚决杜绝“跑官”、“要官”、“买官”现象,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三要完善监督惩处机制。在现行体制下,要高度重视自上而下的监督,加大巡视工作力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对于检查发现或者群众反映问题较多、较集中、较严重的领导干部要及时采取诫免谈话或组织处理措施直至法纪惩处。要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坚持和执行好民主集中制,完善规范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落实好党内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情况反映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等制度。要切实推动自下而上的监督。要积极完善政务公开,大力推动党务公开,提高权力运用的透明度;考察任用干部要坚持群众公论原则,深入基层,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要强化惩处,对严重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必须给予严肃处理。通过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把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形成快捷、有力、高效的监督合力。四要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加强学习、强化教育是领导干部提高理论修养、增强党性、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各级都要切切实实把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学习和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强化学习教育,增强领导干部自觉践行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的能力,永葆共产党的先进性。 (红河州国家保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