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从实践做起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全面加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倡导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八个良好风气。笔者认为,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必须切实抓紧抓好,而关键在于实践。
其一、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从自我做起。首先,说给众人听,不如做给众人看。胡锦涛同志向全党领导干部提出要积极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涵盖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各级领导干部应当从自我做起,严格按照要求不折不扣地去执行。在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积极倡导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过程中,如果只是停留于组织学讲话、下一个文件、搞一个活动,甚至只是讲给别人听,要求下级做,而不是从自我做起,努力践行,就不可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其次,从自我做起,就要求从上级做起。古话讲“上行则下效”。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全社会的表率,党的领导干部又是全党的表率。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要首先做到,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做出榜样。再次,从自我做起,就要求从点滴做起。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涉及到许多方面,无论在哪个方面都要从小事做起,不从小事做起就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领导干部生活在群众中,群众就是从领导干部所作所为的一些细节来观察、判断其作风好与不好的。领导干部都能从点滴做起,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就能出现质的飞跃。领导干部作风好了,就能极大地带动和促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使广大群众看到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实效。
其二、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从健全制度抓起。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对于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为制度就是导向,就是机制,就是规则。制度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一种内在的牵引力、鼓动力和约束力。制度是“硬道理”,制度好则有序,制度不好则无序。制度好比是铁轨,人的行动好比是行驶的火车,人人遵守制度,沿轨道前进,就能顺利达到目的地;违反制度,火车就会脱轨,导致车毁人亡,可见制度是何等重要。因此,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必须从健全制度抓起。
其三、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从建立长效机制抓起。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一蹴而就,必须长期抓、经常抓,一以贯之,抓出成效,促使党员干部养成自觉遵守纪律、忠实实践行为准则的良好习惯。为此,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起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一要健全责任机制。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主要领导要增强责任意识,履行“一岗双责”。各级、各单位的主要领导既要做好表率,又要认真负责,带好班子,带好队伍,切实负起分管范围内的作风建设责任。同时班子成员要分工负责具体抓,层层抓落实,努力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二要创新领导干部作风考核机制。要探索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作风考核评价体系,把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素质的重要方面。要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提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真正把作风过硬的干部选拔上来,不让认真干事业的人“吃亏”,不让勤政廉政的人“吃亏”,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坚决杜绝“跑官”、“要官”、“买官”现象,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三要完善监督惩处机制。在现行体制下,要高度重视自上而下的监督,加大巡视工作力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对于检查发现或者群众反映问题较多、较集中、较严重的领导干部要及时采取诫免谈话或组织处理措施直至法纪惩处。要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坚持和执行好民主集中制,完善规范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落实好党内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情况反映等制度,进一步完善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等制度。要切实推动自下而上的监督。要积极完善政务公开,大力推动党务公开,提高权力运用的透明度。通过完善监督制约机制,把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形成快捷、有力、高效的监督合力。四要建立学习教育机制。加强学习、强化教育是领导干部提高理论修养、增强党性、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各级都要切切实实把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干部教育培训制度,推动领导干部学习和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强化学习教育,增强领导干部自觉践行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的能力,永葆共产党的先进性。(李秋芋)